中新網上海8月16日電 (孫燕、王際發)科室辦公桌上為他擺滿了白花、患者自發為他寫挽聯、同事紛紛深情回憶他,甚至有患者從郊縣趕來參加他的追悼會……連日來,解放軍第455醫院的醫務人員和廣大患者以各種方式來追憶他們心中的好軍人、好醫生——心胸外科主治醫師周宜勇。8月10日,周醫生在從西藏八宿縣巴布村搶救病人回縣醫院的途中,不幸遭遇車禍,失去了年僅36歲的生命。
“作為一名人民軍醫,我有責任、有義務為藏族同胞排憂解難。”7月3日,正在胸科醫院學習進修的周宜勇忙完一天的工作,晚上專程趕回醫院,寫下“請戰書”,表示堅決要到藏區為邊疆的同胞提供醫療援助。“考慮到高原藏牧民中有不少有心臟方面的疾病,他本人也想進行高原心胸疾病的課題研究,醫院同意了周宜勇的申請”。醫院尤明春院長坦言:“其實最初周宜勇並不在考慮名單之列,一是因為他在外院進修,二是因為他剛剛參加完部隊一項重大任務,有3個多月的時間沒有回家。”
正是因為周宜勇強烈的願望,醫院最終同意了他的申請。7月6日,周醫生與另外兩名戰友一起奔赴海拔3300多米的西藏八宿縣人民醫院進行醫療援藏任務。進藏后,周醫生克服氣喘、口唇紫紺等高原反應,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為當地群眾的服務中。在一個月的時間裡,他接診治療患者1000余例,其中還包括感染性休克、上消化道大出血、毒菌鹼中毒、昏迷抽搐等重症患者。盡管當地醫療條件有限,環境惡劣生活艱苦,但他千方百計為當地群眾解除病痛,還毫不保留地把知識傳授給當地醫生。當得知居住更偏遠、就醫更不便的藏族牧民更需要醫療援助后,他又多次參加赴巴布村、來古村、亞卡村等地為藏族牧民巡診活動,為藏民們測血壓、聽心肺、看病症、發藥品……,被藏民稱為“我們的好門巴”。
8月10日,周醫生在巴布村巡診時,接診一名呼吸困難、發熱、神志恍惚的藏族婦女。他根據對重症病例搶救的經驗,在簡陋的醫療條件下,經過4個多小時的搶救,使這名患有感染性休克伴電解質紊亂的藏族婦女轉危為安。然而當他從村裡返回縣醫院的途中,天氣突降暴雨,道路更加難行,不幸遭遇交通事故。最終因傷勢過重,雖經全力搶救,仍然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當周醫生犧牲的消息傳回上海,大家都萬分悲痛。一名家住金山區的周先生坐了2個多小時的車,送來5000元錢,原來他是來還周醫生幫他父親墊付的醫療費。醫院政委邵志祥說:“周宜勇是醫院重點培養的青年人才,參加過赴汶川抗震救災以及多項部隊重大任務。他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一名軍人、一名醫務工作者的高尚情懷以及對藏族同胞的深厚情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