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跡專家鄭佑生
中新網8月12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道,橫豎點勾剔撇捺,簽名隨心隨意,我手描繪我名字,筆跡專家一對法眼已看出破案關鍵。香港商人陳振聰因偽造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遺囑而身陷囹圄,筆跡鑒証認定遺囑上龔如心與見証人王永祥簽名極可能“假手於人”。曾參與龔如心和家翁王廷歆爭產案的筆跡專家鄭佑生說,龔如心簽名簡單,易被冒充。
龔如心的簽名粗略分成3部分,既有單一字母,亦有數個字母組成的英文字組。鄭佑生曾任港府化驗所檔案鑒辨組主管,鑒定無數真假簽名,認為龔如心簽名“算簡單”,驟眼看分成3部分,各部分設計皆簡單,加上各位置壓力頗平均,專家要辨認其簽名真偽,需花較長時間找出特征。
科學鑒証每每成為關鍵,文件上留下DNA與指模樣本,時常一錘定音,令經手人無所遁形。陳振聰偽造案中假遺囑,指模與DNA統統未能奏效,筆跡鑒定獨建奇功。鄭佑生的前同事李志強借助188個龔如心入院前的簽名,轉彎抹角間揪出遺囑上簽名的9個異常,有別龔如心簽名的特征,故推斷“極可能不是”由龔如心簽署。鄭佑生雖已離開政府,獨自行走江湖,仍關心案件發展,指李志強鑒証時擁有大量簽名樣本。他認為,核對的龔簽名達188個,作出“極可能不是”龔如心簽名的定斷已是保守的做法。
鄭佑生解釋,一般而言,筆跡鑒証一大困難是簽名樣本不多,如當年他判斷,王德輝1990年遺囑上的簽名不大可能出自王,“當年我做王德輝遺囑,得十個八個(簽名)”。當時鄭佑生花了數個月才完成鑒定遺囑簽名及撰寫報告,但一般而言隻須兩三星期。他稱,多樣本才能看出習慣與變化,“簽名不可能完全一樣,有變化限度,例如有人簽名有多個圓圈,有時4個或5個山(簽名向上打圈如草書的情)。”
鄭佑生指出,審視字跡更艱巨,他笑言港府化驗所工作年代,曾處理韓文文件,“要找認識韓文人士,從旁協助”。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