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6日電(倪光輝 馬雪蒙)8月6日下午,中宣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總政治部和中國工程院聯合舉辦的軍地英模代表學習黎介壽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在北京舉行。8位軍地英模從不同角度闡述了黎介壽先進典型的時代意義和學習價值,結合自身實際,暢談學習黎介壽同志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堅守忠誠
“黎介壽同志用一輩子的忠誠信仰和不懈追求,塑造了一個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崇高形象。”遼寧省盤錦市興隆台區原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周恩義說,時代需要黎介壽這樣的典型去導向遠航,社會需要這樣的典型去激濁揚清,引導每一個人都像他那樣,堅信跟黨走是一生最正確的選擇,跟黨走就是跟著光明走跟著幸福走,跟黨走我們就一定能實現強國夢、實現強軍夢。
黎介壽為什麼能夠歷經磨難百折不回、為什麼能夠追求真理堅定不移?國防大學軍隊建設與軍隊政治工作教研部軍隊政治工作教研室副主任公方彬說,關鍵就在於他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一心跟黨走、始終對黨忠誠,用純潔熱忱的赤子情懷書寫出壯美的人生傳奇。“南京路上好八連”指導員閆永祥表示,全連官兵將再次興起向黎介壽學習熱潮,學習他赤膽忠誠、愛黨報國的政治品格,自覺堅定政治信念,始終不渝聽黨話、跟黨走,做到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當好新時期“霓虹燈下的哨兵”。
服務軍民
江蘇省連雲港汽車總站值班站長胡春蘭是“雷鋒車”第四代車手,她說:“黎介壽始終把患者放在心上,這是和我們‘雷鋒車’服務旅客、奉獻社會的精神是一致的,都是新時期的雷鋒精神。隻有抱定‘為人民服務永遠不過時’的堅定信念,才能使雷鋒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傳。”“雷鋒生前所在團”、沈陽軍區第40集團軍工兵團政委呂新勝說:“黎介壽以醫者仁心溫暖群眾心靈,以厚德大愛贏得人民口碑,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像他那樣不圖虛名、不謀私利,真正為人民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呂新勝說,該團官兵們以黎介壽為榜樣,忠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真正做到扎根群眾、服務群眾,不斷增強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代表們還表示,人民軍隊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切實從人民群眾中吸取正能量,不斷提高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
務實強國
“他是世界上研究腸子最長的人。”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黨委書記汪興旺說,黎院士60多年隻做一件事情,就是研究腸病﹔地質學同樣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我們地質工作者要學習黎介壽的堅韌和執著精神,以“找礦報國、服務社會”為己任,矢志找大礦、找好礦,為國家振興、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黎介壽院士不論為人做事,都為我們樹立起一座知行合一的豐碑。”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某研究所總工程師李賢玉說,隻有像黎介壽那樣永遠保持沖鋒的姿態,不斷向一個個科研難關發起挑戰,才能在軍隊信息化建設的征程中奮勇前行、不斷突破。
北京衛戍區裝備部副部長江漢剛說,在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的偉大征程中,需要更多的人弘揚黎介壽院士一心愛黨報國為民的精神,端正價值取向,傾心盡力奉獻,始終把個人的奮斗目標與人民軍隊的事業聯系在一起,在為“大我”的奮斗中實現“小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