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介壽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京舉行--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人民軍醫,醫的是生命,擔的是使命

黎介壽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京舉行

2013年08月06日22:59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8月6日電(倪光輝、馬雪蒙)今日,中宣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總政治部、中國工程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黎介壽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800余名中央國家機關干部代表、駐京部隊大單位和武警部隊官兵代表、首都醫療衛生界和科技界代表,認真聆聽了報告團成員的報告。

他是矢志追尋強國夢的杰出院士。

“細細品讀他90年的人生長卷,始終貫穿著一條主線,這就是:矢志追尋強國夢,不懈奮斗為人民。”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政治委員陳忠良說。“他有一顆赤誠愛黨、堅如磐石的大忠之心。”跟黨走是他的信仰﹔30年遞交27份入黨申請書,1979年光榮入黨,是他踐行對黨的庄嚴承諾。

陳忠良說:“他有一種銳意創新、科技強國的彌堅大志﹔他有一腔服務人民、造福社會的大愛情懷﹔他有一身學為人師、德為人先的大家風范。”

他是事業的導向,人生的楷模。

“老師是學識淵博的智者,是妙手仁心的大醫,是授業傳道的恩師。”全軍普通外科研究所胰腺炎治療中心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維勤說。“我是從閩東山區走出來的農家弟子,從小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當個鄉村醫生,如今我有所成就,我最要感恩的就是我的老師——黎介壽!”

在老師身邊20年,李維勤眼中的老師,眼界高遠,滿腔熱情為年輕人點燃夢想﹔胸襟寬廣,千方百計為年輕人成長助力﹔醫德高尚,身體力行為年輕人示范引路。“老師就是這樣,把絕活教給學生,把機會讓給別人,把責任扛在肩上﹔他把醫德看得最重,把病人擺得最高,對職業完全忠誠,對生命敬重承諾。”

他給病人一個幸福的家。

“黎爺爺給了我丈夫劉炳炎第二次生命,給了我一個幸福溫暖的家!”湖南省漢壽縣三和鄉居民李立平動情的說。2011年,李立平的丈夫劉炳炎突然患上了被稱為“生命殺手”的重症胰腺炎。當家人都絕望的時候,是黎介壽將劉炳炎從死神的手裡搶了回來。

“在炳炎最危險的日子裡,我能給予他的,是愛情和親情﹔而黎院士給予他的,是生命和健康。” 李立平哽咽了。“我曾經問過自己,幸福是什麼?從病人身上,我懂得幸福就是好好活著﹔從黎院士身上,我懂得幸福是讓別人活得好。”

他用實干,書寫了不老的神話。

“在大家的眼裡,90歲的老人,都是‘老壽星’了。為了拉近距離,我調皮地稱他為‘90后’。黎老很喜歡這個稱謂,說:‘這個好,聽上去有朝氣。’”黎介壽年輕的心態讓幾次採訪過他的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記者沈穎羨慕。

沈穎採訪中的黎老,醫學研究求實,行醫治病務實,平凡生活朴實,愛民為民真實。“一個專注事業的人,一個充滿大愛的人,生命之樹才能常青。生命需要呵護,愛心托舉希望﹔人生需要夢想,實干才能成真!” 這些帶給年輕一代、帶給我們這個社會的啟示是深刻的,也是朴實的。

隨后,在掌聲和全場的注目下,黎介壽穩健有力的走上講台。“我從風雨飄搖的舊中國走過來,見証了國家的日漸強大,真切感受到,跟著共產黨走,這是我這一生中最重要的選擇,跟著共產黨走,就是跟著真理走、跟著光明走。”

“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黨和人民卻給了我這麼高的榮譽,這份榮譽不是我一個人的,是我們這個集體的。”今天的黎介壽,依舊感恩組織,不忘團隊,他有理由受到更多的掌聲和榮譽。

“我也在思考,自己這一路走過來,感悟最深的是:一個人不管是追求民族尊嚴、還是個人尊嚴,是追求國家夢想、還是個人夢想,都要靠信仰來支撐。” 他響應習主席向全世界宣示的“中國夢”,探索著如何才能實現國家的夢想、軍隊的夢想、個人心中的夢想。“我心裡清楚,自己年紀大了,要做的事還很多,得抓緊時間,能做一點就做一點。實現偉大‘中國夢’需要每一個中國人的努力,我將再盡一份心、再出一份力,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幾十載似水流年,從意氣風發的少年到頭發花白的老人,磨不去的是他對信念的忠誠。

分享到:
(責編:潘旭海、白真智)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