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球迷認為輕罰假球是縱容足球犯罪--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意大利球迷認為輕罰假球是縱容足球犯罪

2013年02月26日04:2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翟逸博,2009~2011年留學於意大利熱那亞大學

  日前,中國足協公布了對一些俱樂部和個人的處罰決定,為歷時近4年的足球假賭黑貪案畫上句號。與中國相似,世界足球強國意大利也曾於2006年被爆出,意大利足球甲級聯賽個別球隊控制裁判打假球的“電話門”事件,引發全世界震驚。

  鐵杆意大利球迷翟逸博,曾於2009年到2011年在意大利熱那亞大學留學。他告訴記者,“電話門”事件雖然已過去,但它對意大利足球和球迷的影響仍在繼續。

  中國青年報:到意大利后,你對意大利足球有什麼新的認識?

  翟逸博:你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意大利人對足球的狂熱。在意大利,足球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幾乎所有乙級乃至丙級的球隊,都有自己的忠實球迷。一些意大利朋友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意大利人的理想永遠不會超越周末的足球場。”

  在任何一個意大利城市,要是哪一天有自己城市球隊的比賽,那就像是這個城市的節日。賽場內的熱烈狀況就不用說了,賽場外的酒吧也常常擠滿了看球的球迷。由於歐洲的足球博彩業(類似於中國的足球彩票,在當地是合法行為——編者注)非常發達,許多意大利人每周必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去買足彩。

  中國青年報:對2006年那場“電話門”事件你還有印象嗎?

  翟逸博:怎麼可能忘記呢?和許多喜歡意大利足球的中國人一樣,在事件被曝光后,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震驚。我身邊許多意大利朋友也感到非常氣憤,他們覺得這一事件不但玷污了意大利足球,也愚弄了球迷。

  到現在,“電話門”事件對意大利足球和球迷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過去。對當事人之一、前尤文圖斯俱樂部總經理莫吉的司法審判2011年11月才結束。在意大利,“電話門”事件也成了球迷之間相互開玩笑時,揶揄對方球隊的最好素材。

  中國青年報:對於“電話門”事件,相關處罰好像特別重。

  翟逸博:足協主席與副主席辭職,豪門尤文圖斯隊被降級,相關聯賽冠軍被剝奪,一些被罰分的球隊失去了參加歐洲冠軍聯賽的機會,一些意大利足壇響當當的人物被司法審判……這樣的處罰不可謂不重。

  即便如此,我身邊很多意大利人還是認為處罰應該再重一些。因為在他們看來,對假球從輕處罰就是在縱容足球犯罪,嚴厲處罰在短期會重創意大利足球,但長遠來看,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意大利足球。“電話門”事件波及的不僅是幾支球隊和幾名球員,還包括足協官員、俱樂部經理,甚至裁判、經紀人、記者、政府官員等。這是整個行業的丑聞,再不重拳出擊,意大利足球必然走向深淵。

  中國青年報:你認為“電話門”事件以及之后的處罰,給意大利足球帶來了什麼?

  翟逸博: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司法對足球的規范機制。“電話門”曝光之初,許多意大利人都非常恐慌,認為意大利足球可能會從此一蹶不振。許多人都把求助的眼光轉向了司法。好在意大利的司法機構沒有讓球迷失望,他們反應很迅速,調查也很深入,最終的結果也比較公正。從此以后,在意大利,司法機構對足球的監管與及時介入就成為一種常態。這也是意大利足球在經歷了大風大浪之后最大的收獲。

  中國青年報:近日,中國足協也公布了對涉及假賭黑案件的俱樂部與個人的處罰決定。你關注這個事件嗎?

  翟逸博:當然很關注,但其中很多東西讓我真看不懂。比如,有人在一場假球上花的錢可能就有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最后隻罰100萬元是什麼意思?以前的處罰中涉案球隊是被降級,現在卻隻被罰分,這樣的前后不一致又是怎麼來的?與意大利“電話門”事件的處罰相比,我們的處罰好像在保護聯賽,實際上卻是對足球的最大傷害。

  意大利球迷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對假球等足球黑幕所持的“零容忍”態度,認為對假球決不能姑息。他們認為,“護犢子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想要讓足球這個孩子有出息,足球管理者就不能有“護犢子”的心態。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