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項規定”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帶頭改進工作作風,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帶頭密切聯系群眾,帶頭解決實際問題。“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改進工作作風,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以被稱為“天下第一難”的信訪工作來說,一些群眾不了解機關部門職能,不清楚上訪的范圍和受理部門,常常跑錯路、進錯門、找錯人,不僅浪費時間、精力,還拖延化解工作,積累社會矛盾。而蘇北某地實行信訪領訪制以來,當地盲目上訪、無序上訪大大減少,纏訪、鬧訪、越級訪現象也大大減少了。
近年來,不少地方建立接訪日制度,有的則變被動接訪為主動下訪,都是轉變作風、聯系群眾的好做法。然而,接訪日不是天天設,下訪日不能天天訪。而領訪,是信訪事項相關部門派員與接訪單位主動對接,協調解決上訪事項。從效果看,領訪增強了聯系群眾的自覺性,體現了服務群眾的主動性,凸顯了解決問題的實效性,彰顯了制度建設的創造性。由此生發,足見開動腦筋,改進作風一定會見成效。這樣的變化,值得深思。
想群眾所想,干群眾所需,解群眾所憂,群眾就會真心信服權力屬於人民,進而不斷密切與黨和政府的關系。早在1934年,毛澤東同志就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說:“解決群眾的穿衣問題,吃飯問題,住房問題,柴米油鹽問題,疾病衛生問題,婚姻問題。總之,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他把關心群眾生活提高到團結群眾、組織群眾、保障勝利的政治高度。這一重要思想,對現在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面對群眾的所思、所盼、所憂,如果反應遲鈍、感情冷漠、行為怠惰、無策無能,必然脫離群眾,有損和諧,不利發展。
“沒有制度工作搞不起來。”制度建設是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及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的基礎。我們的一些工作之所以“搞不起來”,制度不規范、約束不到位是重要因素。轉變作風、聯系群眾,一些同志也認識到了,但一忙起來,就粗枝大葉、時緊時鬆。因此,必須有制度規范,有機制約束。
同時,我們還需要堅持創新,善於創造。面對大量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我們不能停留在現有的經驗和水平上,必須通過創新制度,使各項工作與時俱進。如何創新?就是要適應時代進步的新要求而變,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而動,沿著社會發展的新趨勢而行。創新與優政密不可分,創新能創造出更多優政,優政則激發出更多創新,進而推動事業發展、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