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劉哲沒有著急找工作,而是正在尋找創業項目。他告訴中國青年報社記者,因為大學4年中曾經有過創業經歷,衡量了一下創業風險后,他想找一個連鎖加盟的項目創業。
奶熊奶茶市場總監肖良忠認為劉哲的計劃可行,“大學生社會經驗少,工作經歷不夠,選擇加盟創業會降低創業風險,節省創業時間。”但他同時告誡那些准備參加連鎖加盟創業的大學生,“加盟之前一定要仔細考察,不可過於沖動,選擇實力強、口碑好的品牌,避免上當受騙”。
“現在介紹特許加盟基礎知識的書籍很多,建議大學生在做之前先花個十幾、二十元錢,學習一下基礎知識。”《中國連鎖》雜志運營總監張學軍認為,創業者應該首先學習怎麼跟特許人簽特許經營合同,了解哪些收費是合理的,哪些杜撰的概念是違反常規的,“一些從商多年的人都可能受騙,大學生的鑒別能力會更弱一些”。
大學生做加盟有不少成功案例
有統計數據顯示,在歐美等發達國家,70%以上的商業企業是以特許加盟模式運作的,尤其是在美國,95%的特許加盟是成功的,而獨自創業失敗率為80%。
肖良忠認為,選擇品牌加盟有幾個好處,“一是有品牌影響力,二是有公司的平台作指導,三是有加盟顧問作創業指導。”同時,特許人也會給加盟商一些支持,包括品牌支持,開店指導,后期的產品更新、店面營銷等。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雙華勤經營著一家飾品連鎖店。在創業初期選擇飾品的加盟品牌時,雙華勤發現有不少可選擇的企業,經過調查比較,他選擇了一家全國加盟門店數量最多的。“我去考察的時候得知,這家企業剛剛獲得了一筆投資,我認為這家公司有前景,所以直接考察這家公司的實體店。”
雙華勤坦言,他一直有顧慮,主要的擔心是投資能不能賺回來。市場調研時他發現,廈門大學附近還沒有這種飾品店,而且近年政府准備在附近建成一個大學園區,很多學校都會進駐,市場前景比較樂觀。此外,門面的租金非常少,他得意地說:“你想想,地理位置非常好的店鋪,租金每年才1.5萬元。”
對於加盟連鎖能不能成功,雙華勤也是“賭了一把”。在考察市場的時候,雙華勤就知道在同一區域已經有人參與競爭,咨詢所加盟品牌的客服后,當得知如果已經有人在這裡開店他就不能再開時,他果斷決定加盟,通過互聯網給特許人匯去4000元款項。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我爸都懷疑我是被騙了,我雖然有90%的把握沒被騙,但也有10%的懷疑。但我感覺公司的官方網站很正規,客服也很耐心地講加盟的事,就想賭一把。”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畢業的唐鵬翔加盟了一家咖啡店,但他通過和特許人協商,沒有復制加盟商的統一風格,而是聘請設計師另行設計,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成功把連鎖店運轉起來的大學生創業者已經有很多,肖良忠說:“在我們的加盟商中,大學生創業者大約佔20%。”
加盟費用高的可能受騙風險小
“隻要淘汰率不超過10%,就屬於正常現象,因為即使服務產品再好,加盟商出現經營不善或選址錯誤等問題也會造成關門。”孫連會律師經常代理特許加盟受騙的案件,他提醒創業者,門檻再高的特許人也有失敗的,再好的企業每年也有淘汰率。
孫連會認為,創業者關鍵是要了解所加盟企業的真實情況。“通過去商務局查詢企業備案,去實體店考察經營來了解企業的真實信息。”孫連會曾經代理過一起創業者加盟被騙的案件。一個海歸大學生加盟一家美容連鎖品牌,由於聽信了特許人所說一年收回成本的承諾,創業者沒有對特許人進行具體了解,在投入資金后才發現上當受騙。孫連會認為,這個特許人既沒有自己的直營店,也沒有到商務部門備案,已經違反了相關規定。
“其實,像肯德基、麥當勞等加盟費用比較高的企業,創業者受騙的風險反而會小。”孫連會這樣認為。知名品牌的加盟費會不會降低呢?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創業與投資加盟部主任蘇霜認為,知名品牌的加盟費不會降低,而且從趨勢上來看還會逐年上升。“以我的經驗來看,不可能出現下調,品牌越做越成熟,進入門檻就會越來越高,即使整體市場環境不好,加盟費可能不漲,但不可能降。”蘇霜分析,如果有的品牌加盟費降低了,可能只是形式的調整,加盟費包含的內容減少,因為加盟費其實包含權益金、培訓基金等內容,很難從一個數字上看出上漲或下降,“況且,降低加盟費對此前加入的加盟商不公平”。
創業者要有自我保護意識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國內特許體系數量已經突破4000個,店鋪總數達33萬家,分別比上一年增長15%和10%。
雖然增長很快,但各種渠道中,連鎖加盟的廣告良莠不齊,一些廣告中甚至承諾加盟商一年收回成本。蘇霜表示,在挑選加盟的品牌時,要搜集海量信息,要從正規的網站上尋找信息,“很多網站都在做廣告,但差異性比較大,要從正規渠道的網站上獲取信息”。肖良忠也提醒創業者,對於品牌加盟者,一般情況下都是加盟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特許人不會允諾多久收回成本。
孫連會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特許人向加盟商承諾回收成本的年限,這在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中是不允許的。我國目前對加盟連鎖企業進行管理的依據是2007年開始實施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也是一直在執行的唯一法規。“很多加盟商都不知道有這個條例的存在,不知道保護自己的權益,這個條例對加盟商的保護相當完整。”他認為,很多行騙的特許人根本做不到條例要求的規范,對照條例,創業者在選擇加盟品牌時就可以看出騙子的一些蛛絲馬跡。
蘇霜也建議創業者先了解條例的規定,因為條例對創業者有引導性。條例中對特許人備案、信息披露都作了規定,作為加盟者應該去了解,“哪些是事先應該披露給他們知道的,信息披露中一定程度上也是告訴投資人,哪些東西應該先去知道。這樣做雖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防止受騙,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風險”。
僅有條例的規范,孫連會認為這還不夠。條例只是要求特許人進行信息披露,但未要求對特許人的資格進行審核。他說:“任何人想做特許人都可以,隻要符合條件,但是否符合條件,隻有發生糾紛的時候才能提起來。所以,隻能靠加盟商具備自我保護的意識,加強對特許經營的理解,提高警惕。”
鏈接
特許加盟: 特許加盟是特許人與受許人之間的一種契約關系。根據契約,特許人向受許人提供一種獨特的商業經營特許權,並給予人員訓練、組織結構、經營管理、商品採購等方面的指導和幫助,受許人向特許人支付相應的費用。通俗地講,特許經營是特許方拓展業務、銷售商品和服務的一種營業模式。陶濤 謝宛霏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