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米之鄉憂魚米(新春走基層)--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新春之際,記者到蘇州多個村鎮,看稻田、看魚塘、看菜園、看生態——

魚米之鄉憂魚米(新春走基層)

萬秀斌  王偉健  孔祥武

2013年02月05日07: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蘇南,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歷史上公認的魚米之鄉。魚米之鄉猶在否?新春之際,記者深入探訪蘇州相城區陽澄湖鎮、高新區東渚鎮、常熟市梅李鎮,看稻田、看魚塘、看菜園、看生態,傾聽農民兄弟心聲。

  堅守底線,水鄉豈能無稻田

  出蘇州北站,隨著春運的滾滾人流,穿行在城市高架,入眼的是一幢幢高樓、一片片廠房。從蘇州市區驅車不到一小時車程,就是菜農顧耀忠所在的常熟市梅李鎮。

  年關臨近,菜價見漲,顧耀忠幾個月前就瞅准了商機,准備大賺一把,他的36畝菠菜、生菜、 西蘭花很快就要上市。

  站在蔬菜大棚前,望著綠油油的菠菜、郁蔥蔥的生菜,顧耀忠高興得有些手足舞蹈:“今年年景好,每畝產值可達1萬元,我總共種了60來畝,差不多60多萬。”

  梅李鎮蔬菜種植面積2.2萬畝,是蘇州重要的“菜園子”。而蘇州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南環橋市場,每天批發量在2000噸左右,一旦地產蔬菜低於300噸,菜價就會上漲,品種就會減少。

  蘇州提出蔬菜自給率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顧耀忠說,“這是不可錯過的政策紅利,以后更有賺頭。”

  1月10日閉幕的蘇州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一項旨在保護“四個百萬畝”的決定,以立法方式,打響了魚米之鄉“保衛戰”:力爭用2—3年時間,確保農業總面積不低於410.56萬畝,優質水稻110.56萬畝,特色水產100萬畝,高效園藝100萬畝(其中蔬菜面積50萬畝),生態林地100萬畝。

  與保蔬菜面積相比,保住百萬畝水稻田難度更大。

  1949年到1986年,蘇州水稻面積維持在400萬畝以上,目前隻有125萬畝。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蘇州曾是重要的商品糧輸出基地,如今近2/3的糧食靠外地調運。

  工業化轉型、城市化提升、城鄉一體化高歌猛進,水稻田在一次次地失守。曾幾何時,流行過這樣的論調:這片土地更適合“種工廠”、“種房地產”、“種GDP”,而不是種水稻。

  沒有稻田的農村還是江南水鄉嗎?不產稻米的蘇州還是魚米之鄉嗎?

  稻田牽連著對吳文化的守護傳承,也有著更為現實的意義:“一畝水稻的經濟價值隻有幾百元,而據相關專家測算,其排澇、保濕和淨化水質等生態價值可達3840元。”蘇州市農委黨委書記秦建國說:“如今農業在蘇州經濟總量中所佔比重已不足2%,生態功能上升為農業的首要定位。”

  梅李鎮塘橋村頭的田裡麥苗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村民黃建林指著麥田說:“我家的土地現在‘姓張’了。”通過流轉,常熟市種糧大戶張建良種了2200多畝地,稻麥輪作,他說:“種糧收益確實比較低,稻麥兩茬下來,一畝地純收入隻有500元,與種蔬菜苗木收入怎能比?”

  從2010年起,蘇州建立耕地保護專項資金,按不低於每畝400元的標准予以生態補償。同時,對水稻主產區,連片1000—10000畝的水稻田,按每畝200元予以生態補償﹔連片10000畝以上的,每畝補償400元。

  “美麗蘇州”建設明顯提速。2012年12月,蘇州痛下決心,向所轄市區下達了“四個百萬畝”任務指標。目前,蘇州各地正在充分利用規劃、國土等部門的信息管理資源,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將指標落實到地塊、農戶。

  補償生態,“不開發者”不吃虧

  年末歲尾,消涇村附近的幾家茶館裡,茶客絡繹不絕,笑語頻頻,養蟹養蝦是他們談論的主題。這個緊挨著陽澄湖的村,是陽澄湖大閘蟹和青蝦的重要生產基地。村裡660戶農家,300多戶人家在開網店、1000多人從事電子商務,經營著蟹蝦生意。

  “我們早就斷了發展工業的念頭,一心一意搞農業。”相城區陽澄湖鎮消涇村村委會委員王國清說,村裡除了經營多年的6家小服裝企業,再沒新辦過一家企業。

  2012年,消涇村獲得了150萬元的生態補償,包括100萬元的水源地保護、50萬元的陽澄湖水面生態補償,佔該村集體經濟收入的1/5。

  因保護和恢復生態環境及其功能,無法引進工業等開發項目,一些地區經濟發展受到制約。一些村干部和農民,看到周圍的村鎮得益於工業等項目的開發,“富得流油”,心態難以平衡。“生態保護不是保護落后,生態受保護的地方同樣有發展權。”

  如何確保農產品主產區、生態保護區農民收入有保障、不吃虧?2010年,蘇州試行生態補償,明確了“誰來補、補給誰、補什麼、怎麼補、補多少”的“五補”政策。在生態補償資金的分配方面,水源地、生態濕地、連片水稻田的補償資金由村使用。3年來,蘇州市區財政已撥付生態補償金3.27億元。

  東渚鎮長巷村,地處太湖金墅取水口一級保護區內,是高新區沿太湖地區的經濟薄弱村,原來每年的村級收入在50萬元左右,實行生態補償后,每年能獲得100萬元補償金。

  “村組織有錢給群眾辦事了,再也不用空口說白話。”長巷村黨支部書記仇永康說,生態補償資金的1/3用於社區股份分紅,一部分用於對本村村民因病、因殘致貧的特困戶補助,一部分用於環境保護和修復以及藍藻打撈、水環境維護。“我們希望生態補償數額能逐年提高。”

  新年得有新氣象。剛買的一輛價值10多萬元的本田鋒范,停在長巷村村民秦建英家的院子裡。我們進去的時候,她正在刺著蘇繡,母子熊貓的圖案栩栩如生。作為一名繡娘,她每天能收入100多元,其丈夫從事紅木雕刻,家庭年收入不低於10萬元,在村裡屬中上水平。尤其讓她開心的是,每年能從村裡領到生態補償金600元了,“錢雖不多,說明我們也為太湖生態做出了貢獻。”

  “目前解決了生態補償有沒有的問題,接下來要解決好不好、夠不夠的問題。”蘇州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坦言。

  “圈定‘四個百萬畝’、實行生態補償,看效果,不能隻看三五年,更要看三五十年。”這是環保局的聲音。

  “‘四個百萬畝’是蘇州戰略性的生態資源,是生態安全的重要防線,要認真編制和實施專項保護規劃,確立最嚴格的保護制度。”這是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蔣宏坤的鏗鏘之辭。

  “魚米之鄉今猶在。”這是接受採訪的蘇州人心聲:行進在現代化道路上,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責任編輯:仝宗莉、段欣毅)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