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次櫛比的樓宇,璀璨迷人的夜景,四通八達的交通……十多年來,河南的城市大了、靚了,城鎮多了、近了,大量農民轉變為市民,都市充滿了年輕的活力,城鎮化讓億萬中原兒女的生活步入了現代化的坦途。
在2013年河南省“兩會”召開之際,筆者來到中原大地,親身感觸這個人口大省、農業大省跨越式發展的城鎮化進程。所到之處,一談及他們的城市,河南的民眾無不為城鎮化取得的成就而由衷感嘆,無不為生活的改變而感到自豪。河南城鎮化率去年底達到42.4%,2000年以來,年均提高1.57個百分點,新增城鎮人口近2400萬人﹔目前,全省平均每萬平方公裡土地就有64座城鎮,以現代交通為依托、合理的城鎮體系初步形成。一組組數據、一幅幅圖景,講述著十多年的艱辛,展示著十多年的輝煌。
這次“兩會”上,“新型城鎮化”、“三化協調”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有一位老代表激動地告訴筆者,曾幾何時,落后、封閉、土氣是河南的代名詞。短短十幾年過去了,河南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鄉村河南”正日益成長為“城市河南”。這一歷史性嬗變,得益於河南堅持不懈地走新型城鎮化路子,而這條路子的開啟者正是當時主政河南的李克強。
深謀遠慮,力主在農業大省推進城鎮化
時間回到1998年,李克強赴河南任省長。當年河南的城鎮化率隻有20.8%,僅高於西藏,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二。城鎮化的落后,導致產業結構升級緩慢,現代農業發展困難重重。如何轉變這一落后面貌?如何把更多的富余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如何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城市文明?面對這一系列難題,在深入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升級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同時,李克強結合研究制定河南省“十五”計劃,果斷地提出了加快城鎮化是農業大省跨域發展的必由之路、要把城鎮化作為河南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舉措的指導思想。這在當時的河南政壇無異於一場強沖擊波。幾千年來,河南一直是傳統的糧食主產區,農耕文化的根基非常深厚,無論是各級官員還是普通民眾都有著以農為主的情結。但這並沒有動搖他的決心,隻要符合規律、看得准的就一定要堅持做下去。他親自組織了一次次調研,召開了一次次座談會,不厭其煩地講述要富裕農民,就必須減少農民的道理,講述農業的基礎要鞏固、要提升,就必須推進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而要做到這一切,隻有靠城鎮化的發展才能實現。這種“反彈琵琶”式的啟迪,逐漸統一了各級干部的思想。隨后,在他的直接領導和推動下,協調發展大中小城市、規劃建設鄭東新區、謀劃中原城市群、振興小城鎮等一系列重大舉措相繼展開,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空前增強。今天看來,如果沒有對當時思想藩籬的突破,就沒有今天的良好發展局面。正是李克強力主城鎮化的高瞻遠矚和果敢堅毅,為河南后來的持續發展開辟了廣闊天地。
三頭並舉,全面增強各級城鎮綜合實力
本世紀初期,河南城鎮化發展不僅總體水平低,而且不同區域和不同層級的城鎮發展水平差異也很大。經過深入分析,李克強認為,河南作為農業大省,城鎮化的道路必須統籌規劃、多元並舉,這其中的關鍵,是把產業的集聚和人口的轉移作為城鎮化工作的核心,把文明的嬗變、社會的進步、生態的改善與生產力的發展協調同步。據當時河南負責城鎮化工作的一位同志回憶,在1999年底河南省政府召開的小城鎮建設工作會議上,李克強致信說,“在新的世紀,加快河南小城鎮建設尤為緊迫,迫切需要通過加快小城鎮建設促進農村市場與城市市場、農村消費與城市消費的進一步連接和統一,從而擴大內需,啟動市場,推動經濟增長。”他在2000年底親自主持制定“十五”計劃時,進一步提出了“區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三頭並進”的城鎮化發展戰略。他的這一思想,在一定意義上為中共十六大明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方針提供了實踐基礎。為深入推動這一戰略的實施,他結合城鎮基礎條件和產業發展情況,親自選定了26個中小城市、115個重點鎮和中原城市群作為突破口,同時,還就加快推動戶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和行政區劃調整等相關配套改革,全面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隨著這一系列重要思路和舉措的深入落實,河南城鎮化的空間全面打開,形成了持續健康發展的全新局面。
中心帶動,系統謀劃中原城市群發展
針對河南中心城市規模小,水平低,輻射帶動能力弱的突出問題,2003年,已經擔任中共河南省委書記的李克強提出,要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突出城市特色和產業支撐,合理拉大城市框架,全面提高城市品位。這些觀點在當時引起了爭議。針對鄭州市一些人提出的“城市大了怕不好解決就業和公共服務”問題,他指出,要搞清楚究竟是市長提供了就業、給了市民飯碗,還是就業繁榮了城市、養活了市長的問題。針對一些城市怕被邊緣化的疑慮,他強調,實現城鎮化加速發展,不能搞平均主義,要走不平衡戰略,集中力量優先發展中心城市,以中原城市群為主體形態推進城鎮化。
在他的力推下,2003年河南謀劃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發展戰略構想,河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明確提出,要舉全省之力,優先發展以鄭州為中心,包括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在內的城市密集區,使之成為我國中部地區實力最強的經濟隆起帶。在這個對河南影響深遠的戰略構想中,鄭汴一體化、鄭洛城市工業走廊、中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半小時經濟圈、建設生態宜居城和若干生態帶、生態涵養區等宏大布局,使遼闊而古老的中原大地雄姿英發。李克強進一步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原城市群是實現中原崛起的柱石,縣域經濟發展是實現中原崛起的基石,要實施中心城市帶動和縣域經濟推動,實現城鄉經濟良性互動。事實表明,“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和中原城市群符合實際,為后來國家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推進城鎮化提供了示范標本。河南的一位官員對筆者說,中心城市帶動和中原城市群發展戰略的實施,切中了河南城鎮化的肯綮,促使河南城鎮化進程實現了質的跨越。
構筑龍頭,規劃建設鄭東新區
在河南的日子裡,佔地75平方公裡、儼然一個現代化新城的鄭東新區,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河南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訴筆者,河南城鎮化或者說城市建設的最大亮點—鄭東新區,正是李克強主政河南時的一個大手筆。早在謀劃河南城鎮化戰略的初期,李克強就敏銳地認識到,省會鄭州不僅中心城區規模偏小,而且受隴海、京廣鐵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間受到制約,與近億人口大省省會城市的地位和建設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遠不相適應,必須尋求新的發展空間。香港成報發表的《李克強籌建鄭東新區全紀錄》文章中提到,在2000年李克強就至少三次向鄭州市喊話,要求鄭州規劃新區、發展新區,並提出要把鄭東新區開發作為擴大鄭州城市規模、提高城市品位的重中之重和主攻方向,使其成為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的一個亮點、新的增長點和帶動點。在李克強的親自謀劃推動下,2001年鄭東新區建設正式啟動。河南的同志告訴筆者,當時李克強對鄭東新區的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他親自選址,親自推動規劃工作,親自布局交通、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等重大項目,親自籌劃建設融資工作。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如今,鄭東新區已成為一個展示河南形象的重要窗口,它作為鄭州的金融商務中心區,與當年在周邊規劃的龍子湖區、白沙區、航空港區、汴西區等城市組團共同形成了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增長極。
拓展深化,繪制“三化”協調發展路徑
在發展實踐中,李克強認為城鎮化從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緊密聯系的。他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原崛起,基本途徑就是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這其中,工業化是主導、城鎮化是支撐、農業現代化是基礎,必須統籌推進,切不可顧此失彼。他的遠見卓識,不僅為河南后來的發展明晰了方向,而且為我國推進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借鑒。一路走來,河南不斷完善豐富發展內涵,明確了持續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路子,推動中原經濟區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實踐已經証明並將繼續証明,這條路子非走不可,而且會越走越寬廣。
李克強雖然離開河南已經8年多了,但河南蓬勃發展的城鎮化見証著他的睿智和韜略。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中央政府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李克強進一步提出城鎮化是中國最大內需潛力所在,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巨大引擎。從他在河南的實踐探索看,他所追求的城鎮化,是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的城鎮化,是以轉移農民融入城市並充分就業的城鎮化,是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城鎮化。人們正在熱切期待中國大地即將深刻發生的歷史性轉變。人們也有理由相信,中國“協調新四化、統籌新城鄉”的新型城鎮化,一定能為世界經濟的繁榮發展以及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做出新的貢獻。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