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追問陝西房姐等事件:后續調查成半拉子工程?--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央視追問陝西房姐等事件:后續調查成半拉子工程?

2013年01月22日07:49        手機看新聞

  中央電視台《新聞1+1》欄目2013年1月21日播出《制度 為何屢屢被突破?》,以下是文字實錄:

  (節目導視)

  解說:

  她是一家縣級農村商業銀行的副行長龔愛愛,她是在北京擁有20套房產的富豪龔仙霞。

  神木縣公安局政工監督科主任 付廣平:

  龔愛愛和龔仙霞實際上是一個人。

  解說:

  是誰讓她可以拿到兩個戶口,擁有兩個身份?

  付廣平:

  山西省臨縣克虎鎮派出所給我局發來函,認為這是由於他們工作的失誤造成的。

  解說:

  扑朔迷離的“房姐”事件,仍在調查的“房妹”事件,房管、規劃、公安、計生、紀檢誰在彌補制度漏洞?

  神木縣農村商業銀行監事長 呂崗:

  截止目前為止,她發放的貸款都屬於正常,沒有一筆不良(貸款)。

  解說:

  熱回應、冷調查,真相不能永遠霧裡看花。《新聞1+1》今日關注:從“房妹”到“房姐”,制度為何屢屢被突破?

  主持人 董倩:

  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這一段時間,鄭州的“房妹”還沒有唱罷,但是陝西的“房姐”又已經粉墨登場了,應該說是防不勝防。那麼我們仔細看這個房氏的姐倆的時候就會發現她們兩個還真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你看都有兩個戶口,多重身份,巨額的財產。那麼人們不禁要問,她們要突破多少制度和規則的底線才能有今天?那首先我們還是從房姐事件的最新的進展和回應看起。

  解說:

  在北京20多套房產,總價值近10億,如是合法收入,將會讓我們對財富增加一些敬畏。但是銀行高管、市人大代表的身份又使公眾對她的巨額財產迅速生疑。同時,她一個人擁有的兩個戶口也是似曾相識,這是1月17日又一個因為房產和戶口被曝光的人,她來自於陝西神木。

  字幕提示:2013年1月20日新聞

  片中解說:

  陝西省神木縣“房姐”龔愛愛被曝在北京市擁有20多套房產,資產是超過10億,並擁有兩個戶口。此事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那麼龔愛愛究竟是不是神木縣農商行的副行長?她的巨額財產和她所在銀行是否有關?她又怎麼會擁有兩個身份証呢?

  解說:

  來自記者跟進的調查,被曝光的龔愛愛還有另一個身份証名字叫龔仙霞,兩個身份証信息除了出生年份都是1964年外,其余信息都不一樣。而據神木縣公安局介紹,龔仙霞的戶口是2007年3月從山西省臨縣遷入到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的。在山西省臨縣公安局提供的情況說明中卻提到,當地就沒有龔仙霞這個人,與龔愛愛應為同一人。而對於錯誤的原因,山西省臨縣是如此解釋的。

  字幕提示:2013年1月19日新聞

  片中解說:

  出現這種錯誤,是由於臨縣公安局克虎派出所民警在戶口錄入時工作疏忽、把關不嚴、錯誤錄入造成的。

  解說:

  這樣的解釋,輿論顯然會有自己的判斷。目前,雖然龔仙霞的虛假戶口已被公安系統注銷,但是大家的關注卻還在持續升溫。

  (電話採訪)

  《京華時報》記者 懷若谷:

  隻給了這一個解釋,那正常人很有可能就有另外一個疑問,什麼樣的工作疏忽才能造成錄入一個虛假的戶口信息呢?難道派出所的人在錄入戶口的時候沒有仔細查詢他的相關手續或者証明嗎?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官方說法能夠解釋這一點。

  (電話報道)

  本台記者 李志:

  最核心的一個問題是當時龔愛愛是以一種什麼方式在山西臨縣落戶?她是怎麼成功的?對於這點我們也在繼續進行調查。

  解說:

  除了兩個戶口,對於龔愛愛擔任神木農村商業銀行副行長的身份和10億元的房產之間究竟是什麼樣的關系?龔愛愛自己對媒體表示:巨額資金是經商所得。而銀行方面也作出回應稱:龔愛愛從去年6月就提出了書面辭職申請,之后就沒再上過班。經查明,其個人資產與銀行職務有關的可能性不大。

  懷若谷:

  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自己人在說自己。因為關於這個銀行的副行長跟國家公務人員沒有什麼關系,但是銀行作為國家的機構,這麼一個行長有這麼多的資產跟普通的私人企業老板有這麼多的資產可能邏輯上還不一樣,就希望有一個第三方的部門出來說這個人的資產跟她的銀行職位到底有沒有關系,這才是我們最關注的地方。

  解說:

  今天,當陝西“房姐”事件仍然在持續發酵,記者的調查也在逐漸深入,而採訪調查的過程卻並不順利。

  懷若谷:

  我覺得作為一級組織,這個人是你市人大的代表,對她的個人信息,難道你市人大不該有掌握嗎?她無論是辭職或者說換工作了,我覺得人大這邊應該都有一個了解吧。我剛開始打榆林市人大辦公室電話,市人大說要找代表科,然后代表科人說工作人員不在,讓我找研究室,研究室電話是一直都沒有人接,然后當天下午再跟市裡代表科打電話,他們又說讓我去,這事縣人大開始調查了,讓我找縣人大,結果縣人大說他們對這個事也不清楚。無論是榆林市還是神木縣的都沒有對這事作出回應。

  董倩:

  在人們經歷了“房叔”、“房嫂”、“房妹”等一系列新聞之后,雖然有了一定的心理鋪墊,但是當“房姐”龔愛愛這樣的一個事情出現的時候,還是讓人們覺得神經狠狠地受了一下刺激,因為這個數額實在是太大了。那麼當這個事件曝光已經進入到第六天,進入到今天的時候,各方已經有了回應,我們不妨看一下。

  關於龔愛愛個人巨額的資產,龔愛愛自己怎麼說的?她說是自己家族做生意所得。其實這個問題大家非常關心,因為龔愛愛這個人在當地農商行已經做了26年的時間。行裡說,她是全職職工,從來沒有離過職。那她沒有時間做生意,她的家族做生意和她沒有時間做生意之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她的任職和她家族之間的這種做生意有沒有關系?這是一個疑問。

  那好了,我們來看一下神木縣農商行,他說,她的個人資產和銀行職務是沒有關系的。這個結論是不是下得實在是有點快,因為我們說她沒有直接關系,那間接關系有沒有可能有?這是一個關於個人巨額資產。

  再看,關於雙重戶口。那龔愛愛怎麼說的呢?她說愛愛,用當地話來說顯得“奶聲奶氣”,后來因為迷信,所以聽從了道士的勸說辦了一張新的身份証,叫“龔仙霞”。其實這個解釋說不過去,因為如果你覺得這個名字不好的話,你改名就是了,有什麼必要再做一個新的身份証呢?另外,所有的人按照常識都可以推斷,一個身份証能買多少房?現在她有兩個身份証,而且從她的房產來說,這種房產是分布在她的虛假身份証之下,應該說非常清楚。

  那麼對於神木縣公安局又是怎麼解釋的?他說,這是因為山西省臨縣克虎鎮派出所工作人員工作失誤、疏忽造成的。

  我們再來看,當地的派出所他說錄入錯誤,我們再看看會出現什麼樣的錄入錯誤?龔愛愛拼音明顯不同,一個叫“仙霞”,一個叫“愛愛”。我們再來看五筆,這個我不熟悉,但是我們從直觀上就能看出來,真的,它沒法錯,怎麼錄入都不會發生這樣的錯誤。

  那當出現了這麼多的疑問之后,各方面媒體記者也在進行著相關的調查,但是我們發現媒體記者在當地調查的時候是十分不順利的,要麼找不到人,要麼就被拒絕。那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接下來連線北京大學的李成言教授。李教授您怎麼看當出現了一些這樣的事件,記者去調查的時候,當地給出來的這種態度和回應?

  北京大學行政管理學院教授 李成言:

  我覺得龔愛愛這個事件確實讓我們感覺到一頭的霧水。前一段剛剛報完“房妹”的事,“房姐”又出現,而且這個事件讓我們感受到現在一些地方官員也好,公職人員也好,國有企業的領導也好,你都會發現,在一些問題上都有一些迷惑,這個迷惑就是一個利益沖突。

  我覺得龔愛愛這個事件,首先要確定她就是一個公職人員,因為我們的國有企業實際上就是公職人員,而且她把握的這個權力是相當大的,她是一個縣的農商行的一個副行長,她把握了整個投資領域。這個領域的利益沖突是非常嚴重的,給你多少錢,不給你多少錢,確實是一種權力。那麼最重要的和這個利益相關的,一定是和她家裡邊的收入,包括房產,包括其它方面的一些收入都是聯系在一起的。如果說我們對她的房產要質疑的話,第一要考慮的是她是公職權力,這個公職權力會給她帶來什麼?我們不能不去想,所以這次調查你會發現她遇到了這麼大的阻力,而且在幾個環節上剛才講到都是一種阻力,都是說不清道不白的問題,我就想這裡邊更有問題,更有說不清的道理,所以要值得我們高度的關注。

  董倩:

  好的,李教授,稍后我們會有更多的問題跟您連線。

  我們再看,龔愛愛身上20多條房產,10億多的資產,她本人的身份是人大代表,然后她又有兩個身份証,雖然她一再証明自己是清白的,但是具體她是不是清白?她的背后又隱藏著什麼?我們等待相關機構的徹查。但是我們在看這件事情的時候,除了剛才那些擔心之外,還有其它的擔心,我們繼續關注。

  神木縣公安局政工監督科主任 付廣平:

  龔仙霞,我們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她是虛假的,所以說我們神木縣公安機關要注銷龔仙霞的戶口。

  解說:

  兩個戶籍,我們已不是第一次看到,此前被輿論熱議的河南鄭州二七區房管局原局長翟振鋒一家四口全部擁有兩個戶口,除了女兒在上海有戶口,翟家其余三人的戶口都在鄭州。然而,經過調查,項城這個距離鄭州兩百多公裡的城市進入了公眾視野,因為在這裡,翟振鋒與妻子、兒女都還有另外一個戶口。

  記者:

  這四個戶口信息,當時他是怎麼辦理的?

  項城市公安局辦公室主任 張亞飛:

  據我們初步調查,2011年3月23日翟振鋒通過關系人王峰找到我們項城市公安局秣陵派出所內勤張新生,通過他辦理的入戶手續。

  記者:

  這中間存在違規違紀的情況嗎?

  張亞飛:

  經初步查証,應該存在。

  解說:

  張新生曾於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項城公安局秣陵鎮派出所擔任內勤職務,后任秣陵派出所副所長一職。有關部門公布的信息是翟振鋒一家四口最先通過張新生在秣陵派出所入戶,后來轉到南關派出所。無論是“房妹”還是“房姐”,她們的第二個戶口都是通過戶口轉移而獲得。制度在哪兒?讓我們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十條規定,公民遷出本戶口管轄區,由本人或者戶主在遷出前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出登記,領取遷移証件,注銷戶口。而條例也明確規定,公民應當在經常居住的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一個公民隻能在一個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雙重戶籍顯然是在向制度發起挑戰。而在“房妹”事件中,被挑戰的還不只是戶籍制度。

  字幕提示:2013年1月14日新聞

  片中解說:

  13號鄭州“房妹”之父翟振鋒因涉嫌職務犯罪,被檢察機關依法決定逮捕。

  解說:

  讓妻子開設房產開發公司,並在自己的轄區內接手作為政府項目的經濟適用房。翟振鋒一家曾擁有31處房產,妻子倒賣房源,翟振鋒還以出資、合伙等方式利用職權為家庭牟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五十三條,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中規定,不得有貪污、行賄、受賄,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的行為。然而在眾多的制度面前,翟振鋒還是可以突破與逾越。

  字幕提示:2013年1月14日新聞

  片中解說:

  經查翟振鋒和李淑萍夫婦已有一子,1990年4月,翟振鋒、李淑萍夫婦通過有關人員弄虛作假,以翟振鋒前妻死亡與李淑萍再婚為由提出生育第二胎申請,並通過了有關部門的審核,最終騙取了二胎生育指標。1991年5月翟振鋒與妻子李淑萍生育一女。

  解說:

  計劃生育作為國策已經有30多年,作為公務員如有違規超生應受到開除公職處理,然而翟振鋒卻通過弄虛作假沒有受到任何處分。

  董倩:

  我們回顧“房妹”,還有今天出現的“房姐”事件就可以看到,她們在出現問題的領域可以說是一系列的制度被突破和逾越。先說戶籍制度,不管是“房姐”還是“房妹”,她們都是一個人是兩個戶口。我們都知道,在全國的戶口管理是微機化的聯網管理,怎麼在這個問題上就能夠由民警的疏忽帶來今天這樣一個問題?

  再說,關於領導干部的配偶、子女、親屬在經商、開辦企業方面到底制度是如何規定的?我們不是沒有制度,不妨來看一下,我們能找到的就有三個,一個是涉及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再有是兩個黨內的規則,一個是《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再有一個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制止黨政機關和黨政干部經商、辦企業的規定》。其中我們看得非常清楚,領導干部的子女、配偶不准利用領導干部的影響和關系經商、辦企業,非法牟利。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翟振鋒這件事情上,翟振鋒的妻子就是在他所在的轄區內開辦了一個房地產公司,然后接手了政府應當承擔這樣一個經適房的項目,當裁判員和運動員都住在了一個屋檐下的時候,公眾對他們有什麼質疑難道不都是合理的嗎?那接下來就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再繼續連線北大的李成言教授。李教授,剛才我們也看到了,一個領域我們不是說沒有制度,有,甚至還不少,但是制度卻一再地被踐踏、被突破,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李成言:

  我覺得現在我們的制度確實是很多了。因為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經濟快速地發展,而我們的體制轉型並沒有跟上,尤其是制度的適應和轉型也是沒有跟上的。那麼在這樣一個情況下,就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於是乎中央開始高度重視,制訂了一系列的關於預防公職人員出現問題的一些規定、政策、法規、條例,很多很多,應該說我們的制度是夠籮筐滿車裝,但是為什麼還會不斷發生突破制度出現嚴重的腐敗問題呢?這裡邊非常重要的一個現象應該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就是制度可以放在那兒,但是我們很多人在一個利益面前他可能就放棄了制度,而找自己的利益去實現個人的好處需要。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這個制度可能就束之高閣,因為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一系列的腐敗案件都告訴我們,官員在制度面前他是無視制度的存在的。

  董倩:

  李教授,我打斷您一下,當我們說一個人去突破制度的時候,那應該說是這個人有問題。但是當一系列的人去突破制度或者說當突破制度已經成為一個現象的時候,這說明什麼問題?

  李成言:

  我覺得這裡邊有兩個問題。一個就是我們會發現整個制度執行力是弱化了。這個弱化隻要在一個人身上出現,十個人身上出現,可能就起而仿效,就形成一種不執行制度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一旦形成就很可怕,就一發不可收拾。另外一方面,我們重要的還是要看到,我們的制度、規范、約束有一大堆的制度,還有一個監督的制度要健全、要跟上,如果監督的制度不跟進的話,那肯定這個制度就沒有它的執行力,所以監督制度非常的重要。

  董倩:

  李教授,稍后我們還有問題要跟您連線。

  當我們看到“房氏”家族的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時候,人們自然關心剛才我們強調的制度,現有的制度還有未來的制度如何能讓他們長出牙齒來,真正對這些人形成一種制約和束縛?

  解說:

  陝西神木龔愛愛在北京的10億元房產究竟有沒有問題?河南鄭州翟振鋒一家的巨額財產究竟合不合法?舉報反腐不僅僅是為了查出一個“房妹”、“房姐”、“房叔”,公眾更希望看到的是在有紀可循的制度保障下,有關部門真的能讓真相水落而出,而不僅僅依靠公眾的追問和媒體的調查,在不斷擠壓之下的被動推進。

  字幕提示:2013年1月20日新聞

  片中解說:

  龔愛愛的另一個名為龔仙霞的身份証確實存在。

  片中解說:

  18日晚上,神木縣農村商業銀行召開董事會解除了龔愛愛副行長之位。

  片中主持人:

  假如說“房姐”龔愛愛的20多套的房產的確是屬實的,那麼“房姐”龔愛愛她這些高額的資產究竟是如何來的呢?

  解說:

  今天陝西神木“房姐”事件又有了最新消息,根據記者調查,這個神秘的龔愛愛以“龔仙霞”的身份在神木縣還購買了兩套住房,一套222.95平米,另一套407.43平米,面積總共630.38平方米,市值大約在300萬以上。這兩套房子買房資金從哪裡來,和之前被曝光的10億元房產是不是一個性質?目前仍然是個迷。

  公眾的疑問就在這不斷地追問中越積越多。看看過去一年所發生的眾多新聞事件,剛開始的時候一個比一個熱烈,可結果卻在后續調查過程中急速降溫,比如陝西“表哥”楊達才的調查什麼時候可以完成?問題速生雞到底有多少流向了餐桌?雲南鎮雄山體滑坡火速火化的責任追究什麼時候啟動?今天《中國青年報》也以“熱回應、冷調查,欠公眾一個負責任的交代”為題歷數了多起“虎頭蛇尾”的公共事件。文中稱:一些地方處理熱點事件“表態多,后續跟進少﹔道歉多,問責整改少﹔調查多,真相公布少”的現象依然存在,公眾關切的后續調查成為“半拉子工程”,事件調查結果難覓蹤影。今天輿論的等待又多了一個——陝西神木龔愛愛事件,我們希望看到既有熱回應,也有真調查。

  字幕提示:2013年1月20日新聞

  片中主持人:

  雙重戶口在其它的地方是否也存在呢?

  片中主持人:

  那麼究竟是不是20多套,價值10個億,這些還要等待房管部門做出回應,很多的疑問我們都等待答案。

  解說:

  今天《光明日報》也將關注的視角繼續放在同樣還沒有結束的鄭州“房妹”事件。文章中提到:在對“房妹”事件的剝繭抽絲中,地方房管、公安、規劃、計生等多個系統的問題逐一暴露,帶出了行業腐敗和公共資源被權力操作的現實。”簡單的官員貪腐案在地表之下卻隱藏著巨大的根系,也帶出了制度被屢屢突破的危險,而這也解釋了“房妹”事件調查推進為何艱難緩慢。

  董倩:

  制度是用來約束權力的,當制度失守的時候它帶來的后果又是什麼?我們就這個問題繼續連線採訪李成言教授。李教授您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李成言:

  我覺得制度如果被突破,失去了它的執行力的話,這個國家就非常的危險。我們的執政黨在整個反腐敗過程當中,也會出現高風險,乃至於把我們執政黨要搞垮,所以制度我們是安全的一個保障法。這一條如果放棄,如果突破,如果淪陷的話,我覺得這個風險是相當高的。

  董倩:

  您說的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的意思?

  李成言:

  我覺得不是這樣的。一個國家的治理,包括一個政黨,包括一個個人,他都應該建立在一個制度的規范下來運行。沒有制度,這個社會就亂了套了﹔沒有制度,什麼問題都可能發生,所以制度,包括法律,包括我們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和政策,都是我們在整個社會運行當中,不可離開的一個重要的保障。

  董倩:

  那李教授您怎麼看待,你看我們經歷了“房氏”系列一系列的故事,我們發現在他們本身有共同點之外,還發現對這件事情的處理也是有共同點的,往往都是叫“熱回應、冷調查”,那如果是這種情況漸漸成為一種慣式的話,那會對於制度的建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李成言:

  我覺得出了問題,熱回應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經過快速的、到位的、徹底的調查,才能夠使這些問題真正地浮出水面,才能夠給整個網絡、整個民眾、整個社會一個很好的交代,所以調查這個環節非常重要。調查絕不能冷,而隻能熱,因為你要冷的話,調查不出結果,百姓,尤其是輿論可能就要出現新的質疑。所以我覺得調查問題要高度重視,調查必須要有路線圖,調查必須要有時間表,調查要有責任狀,領導要簽責任狀才能進行好調查。這也是保証制度落實落地執行力的有效方式。

  董倩:

  好的,謝謝李教授,也感謝觀眾朋友收看今天的節目,再見!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