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鎮雄調查組專家稱滑坡區下方非煤礦採空區【2】--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雲南鎮雄調查組專家稱滑坡區下方非煤礦採空區【2】

2013年01月16日07:16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4 像是炸藥爆炸把土炸飛?

  姜興武:其實是因為高位高勢能,發生速度很快,有可能產生氣墊的作用,一下就往前沖去。在一定部位,空間比較開闊時就降落下來了。

  5 為何山石碎了?

  姜興武:這個地方的石頭本身就比較易碎,因為這個地層就是砂岩和泥岩的這種地層,從高處下來之后,碰撞的過程當中就會碎,很自然。

  6 山頂是否有裂縫?

  姜興武:如果說山頂上本來就有裂縫,那對土體本身就有擠壓作用,就更容易產生滑坡了。但是當天陪我們上去的五個老百姓,我問他們看見裂縫沒?他們說,看到的是另外一座山的裂縫。

  7 有無看煤礦分布圖?

  姜興武:這個肯定要看的。所以我們說礦區邊界距離此處有500米,都是有依據的。國家批准的它的採礦權的范圍,就是那麼大。

  8 煤礦是否私採至山下面?

  姜興武: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如果是這樣,它就是違法的。但採礦有很多部門監督,他們採的量,國家控制得很嚴。不少村民說他採煤採到了山底下。我說,你們到礦裡去過沒,他們回答聽說的。我說請把當事人找過來,但沒有人來反映。

  9 種樹與滑坡有何關聯?

  姜興武:這個我們都問清楚了,3年前種的樹,這些樹還很小,起不到什麼作用的。如果這個地方早點搞退耕還林,植被特別豐富了,恐怕今天也不會發生這種災難。

  ■ 新聞鏈接

  調查組報告

  經過對滑坡區域及周邊進行實地調查和訪問了解,滑坡地質災害的主要原因有:

  ●滑坡區地形陡峻,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效臨空面

  ●滑坡區岩土體結構差,是滑坡形成的內在因素

  ●連續雨雪天氣是滑坡發生的直接誘因

  ●彝良“9.07”地震對該滑坡形成有一定影響

  傳本次滑坡與煤礦坑道有關,經查証:

  ●該區唯一的煤礦為高坡煤礦,礦區邊界距滑坡直線距離500m。

  ●根據現場調查及滑坡成因分析,沒有發現此次滑坡與採礦活動有直接關系。

  滑坡區地質環境條件差是滑坡形成的內在因素,連續的雨雪天氣是滑坡發生的直接誘因,因此,該滑坡災害為連續雨雪導致的自然災害。

  ■ 對話

  專家稱調查約進行8小時

  昨日,姜興武還就專家組本身遭村民質疑一事,與新京報記者進行了回應。

  “專家組不可能不上山”

  新京報:村民說專家組沒上山?

  姜興武:我們4個專家一到現場,就去評估搜救過程中是否會發生二次滑坡。我們還跟指揮部專門說了,在搜救過程中,千萬要小心陡坡上的土體,哪兒一動,就要趕緊通知下面。我們看了之后,就發現土體隻會逐步地溜,不會再發生大規模滑動。

  新京報:有村民稱專家組半途就下來了?

  姜興武:肯定要去山頂啊!這些地方都是最關鍵的部位,不可能不上去啊!

  新京報:專家組一共對事故調查了多久?

  姜興武:我們第一組上去的時候是11號下午5點15分左右,下山的時候是晚上9點25分左右。第二天,我們省裡面派了另一個4人專家組來,兩個專家組又上山一次。這次也用了4個小時。最后向社會公布的成因,我們是再次調查后才確定的。

  “沒收當地政府好處”

  新京報:當地村民說,還想找更高級別的調查組來,你怎麼看?

  姜興武:我個人認為,完全可以,但要看政府怎麼決定。我們多年在昭通搞地質。請比我們水平高的,或請外國的專家來,都可以。

  新京報:村民有的說,專家組會不會收了當地政府的好處,幫著當地政府說話?

  姜興武:這個不可能。我們是搞專業的,長期在昭通,都希望跟老百姓多說一些話。這種時候,誰還敢收錢啊!專家也講良心的。

  “不怕跟村民當面解答”

  新京報:專家撤走后村民說,開個座談會就好了。

  姜興武:如果說需要的話,我完全可以啊。

  新京報:不怕跟村民面對面解答疑惑?

  姜興武:這個完全可以的。大家一起聊客觀事實。

  ■

  遇難者親屬聯名要求重新調查

  昨天下午,從北京趕回家的遇難者家屬羅遠壽表示,鎮雄縣趙家溝村村民們將聯名寫信,提交給國土資源部、安監局等部門,要求針對村民們提出的疑點,派更高級別的專家組重新調查。

  昨晚,羅遠壽稱,趙家溝村村民已有72人在信上簽字。“我16號就會去縣裡,把村民們聯合簽名的信寄出。”

  新京報記者 易方興 雲南鎮雄報道

分享到:
(責任編輯:劉軍濤、張玉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