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異地高考【2】--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解碼異地高考【2】

潘旭濤  馮霜晴

2013年01月10日05: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北京、上海、廣東等人口流入集中的地區對異地高考的限制較嚴格。

  上海將異地高考政策與《上海市居住証管理條例》挂鉤,持有上海居住証A証,即人才引進類居住証的來滬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上海參加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並完成高中階段完整學習經歷,可在當地報考。

  廣東方案主打“積分入戶”。2013年起,通過積分入戶廣東的異地務工人員、高技能人才,其隨遷子女可在廣東報名參加高考。其他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從2014年開始可以報考高等職業學院,2016年可以報名參加高考。

  北上廣“門檻”太高

  北京大學法學院張千帆教授給上海方案打了不及格,而給北京打了零分。 “四部委布置的‘作業’是異地高考,上海的突破盡管和預想一樣小,但至少有一個方案,而北京僅上交了一張‘異地高職’的答卷,再無其他,這簡直不可思議。”張千帆說。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分黨委書記褚宏啟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說,推進異地高考,針對不同的地區應該有不同的時間點和路線圖。把開放高考的問題放在整個的社會發展大背景下、在一個更長的時間跨度上去看,才能有一個客觀和理性的評價。

  北、上、廣作為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教育資源相對豐富,城市化率也居全國最高水平。“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這些地區將來的城市化將怎樣發展。如果高考制度比較寬鬆,肯定會有大量的人口擁入到這些城市。導致城市超速度發展、病態發展,這樣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褚宏啟說。

  改革是治本之策

  “如果將自主招生與高考集中錄取脫鉤,參加聯考的學生,以聯考成績申請自主招生,獲得學校自主招生資格,不再要求參加統一高考、集中錄取,這不就實現了全國范圍內的異地高考了嗎?”21世紀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告訴筆者。

  目前,我國有80所學校實行自主招生改革試點,其中存在以北京大學為代表的“北約”11所高校、以清華大學為代表的“華約”7所高校,以及“卓越”聯盟9所理工科特色高校聯盟。這三大聯考採取全國統考的形式,考生在任何省區市都可報名參加。

  在熊丙奇看來,如果我國按照《教育規劃綱要》所確定的高考改革精神,切實推行“政府宏觀管理,專業機構組織實施,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學生多次選擇”的高考改革,實行“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異地高考問題已經得到全面解決,根本無需各地自行出台方案。“要解決異地高考問題,就必須推進高考改革。”

分享到:
(責任編輯:蘇楠、仝宗莉)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