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北方相比,南方供暖時間短,設備建成后使用率低,將造成設備浪費,增加年運行費用。而且對於南方居民而言,已經習慣冬季的濕冷氣候,如果突然增加集中供暖,可能導致居民身體的不適應。 ”沈和榮說。
除了每家每戶的經濟賬,南方集中供暖的最大爭議是能耗問題。
我國暖通界權威專家、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江億則認為,目前南方地區集中供暖的嘗試並沒有進行過嚴格論証。長江以南有採暖需求的城市,居民採暖以電暖器、熱泵空調等為主,目前其採暖能耗為每平方米每年6到8度電,按照發電能耗折合為兩到三公斤標准煤,而北方集中供熱地區的採暖能耗達到每平方米每年20公斤標准煤,做得好的也在15公斤標准煤左右。
按近年來有採暖呼聲的武漢、長沙、重慶、南京、上海等長江沿岸城市住宅面積約為40億平方米計算,如果每平方米多五公斤標准煤,總額就將增加2000萬噸,而我國目前城市建筑運行能耗為5億噸標准煤,相當於增加了城市建筑總能耗的4%。
長久以來,南方地區居民採取的是採暖設備屋裡有人則開,無人則關,而且即使採暖設備運行,屋子裡的溫度一般也不會像北方集中供暖住宅那樣動輒達到20 。正因此,南方實現了只是北方地區六分之一或七分之一的採暖能耗。
(來源:新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