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青島12月27日電 (宋學春 喬丕亮) 以前坐車幾塊錢,現在不管遠近,一元錢坐上公交車就能走村竄戶——2012年,山東省即墨市實現了村村通上公交車。交運集團(青島)不斷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該項目共投資6億元,主要用於建設即墨市客運樞紐站開發運營47條城鄉、鎮村公交線路,投入公交車輛630余輛。據了解,縣級市全域實現“城鄉客運一體化”,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縣級市城鄉客運全域“一體化”。交運集團(青島)作為國有大型綜合道路運輸企業,在城鄉交通一體化發展上作出積極努力。為了實現即墨市“城鄉客運一體化”,他們投資6億元,在青島、即墨兩級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建成新的即墨汽車總站(將成為銜接客運班線、城際公交、城鄉公交、城區公交、出租客運的樞紐站)、城鄉公交、鎮村公交、校車客運等,實現城鄉客運的均等化服務,陸續購置了634輛公交車,在城鄉道路上運營。
據了解,除了城區公交線路外,這次即墨“城鄉客運一體化”分城鄉和鎮村客運兩級。首先,城鄉公交線路一共有9條線路,投入車輛有182輛,這9條線路的公交客車是由即墨市到各鄉鎮間運營。而村與村有38條線路,共投入452輛大客車,實現鎮與村公交線全部覆蓋,使每個村庄都能通上公交車。同時還要規劃建設鎮鎮通公交線路,分別在各鎮間運營,另外在各鄉鎮建設18個換乘站,使當地居民出行零距離換乘。其中兩個大換乘站在溫泉鎮和螯山衛鎮,分別佔地20畝和50畝﹔12個中型換乘站佔地約10余畝,分別在藍村鎮、七級鎮、移風店鎮、豐城鎮、田橫鎮、店集鎮、金口鎮、靈山鎮、店集鎮、金口鎮等。另外4處公交換乘站佔地5至8畝,分別在龍泉鎮、普東鎮、南泉鎮、大信鎮。
1500余個停靠站串起“村村通”。據交運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即墨全市公交線路共有800公裡長,每村基本建成港灣式停靠站,1524個站點分布在這些公交線路上,像一個個珍珠一樣點綴在一起。“比如,我們現在線路較長的移風店鎮鎮村公交線共設置公交線路3條,總裡程84公裡。其中1號線由鎮始發至移風中學,全程55公裡,途經33個站點,環行,涵蓋38個村庄。”交運集團即墨分公司一位負責人說,所以村民坐上這條線路公交車,上車就是1元錢。而以前,村與村之間是沒有公交車的,居民出行隻能靠騎車或兩條腿,像這樣的線路,在即墨市現在一共有40余條。
環保公交助推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交運集團在實施即墨“城鄉公交一體化”工作中,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注重對鄉村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以綠色環保的LNG天然氣公交車作為城鄉公交一體化的主力,在把等同城市公交的服務水平帶到廣大鄉村地區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公交車輛尾氣對環境的污染,讓我們的天更藍、空氣更新鮮。交運集團先期將投入145部LNG天然氣公交車,隨著今后車輛的陸續投入,將有更多的環保車輛行駛在鄉村公交中,LNG加氣站等配套設施也將逐步建成,屆時,一輛輛嶄新環保的公交車馳騁在藍天如洗、風光如畫的田園,推動著城鄉一體化發展駛向更為和諧美好的明天。
千余村庄百萬人受益。即墨市實現“城鄉客運一體化”后,將有千余個村庄,百萬居民受益。據交運集團即墨分公司一相關負責人介紹,特別是村與村之間實現公交化運營,不管遠近票價全程為1元。而即墨到各鎮間的客運車輛也比原來大幅度降價,降價幅度為30-40%,比如即墨到田橫鎮現價票是10元,而按照“城鄉客運一體化”后,票價隻有6至7元。
家住田橫島的小王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他家在田橫鎮,但是人在即墨上班,每周他都要回田橫家裡兩至三次,如果降價后,來回20元的票價隻要12-14元,每次節約6至8元,一個星期就節約12至24元,一月就是48至96元。“一年下來都上千元,對我們工薪階層來說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小王樂滋滋地說。
其中,最受益的還是一些老人,現在各村65歲老人加起來有16萬人,這些老人乘車將免費乘車。“真是太高興了!以前不管到哪,坐車必須交錢,現在竟然能坐上免費的公交車。”家住即墨溫泉鎮的70歲老人楊老漢說。
品牌作后盾運作有保障。在青島,絕大多數的市民出行會選擇“情滿旅途”長途班車和“溫馨巴士”城市公交車。因為乘客認為,品牌就是服務的承諾。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好的服務品牌就是老百姓的認可和口碑,就是代表了社會較高的認可度和美譽度。無論是嶄新的環保車輛、干淨整潔的車廂、溫馨的提示標語、前后車門的門軸上精心包裹了隔離層等細節和人性化的設計還是司乘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都讓村民們感受到了以前坐車從未感受到過的溫馨。家住田恆島的村民張大伯滿臉微笑地告訴記者,今天對於他們來講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不僅因為公交車開進了家門口,更是因為他們今后可以和青島的市民一樣享受到交運“情滿旅途”和“溫馨巴士”的優質服務。交運集團即墨“城鄉客運一體化”的品牌運作,讓城鄉公交車從滿足乘客基本出行,提升到滿足乘客舒適出行,推動了全國道路客運服務水平上了一個大台階。
“城鄉道路客運是聯系城鄉、服務居民出行的重要紐帶,是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基礎,推進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實現城鄉道路客運資源共享、結構優化、服務優質,是加快轉變城鄉道路客運發展方式、提升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發揮行業比較優勢的迫切需要,是交運集團義不容辭的責任。”交運集團即墨分公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到。有了即墨成功運營的基礎和經驗,交運集團將繼續加快“城鄉客運一體化”,在不久的將來,將在青島全域實現“城鄉客運一體化”,為建設美麗青島、幸福青島做出貢獻。
相關鏈接:
為進一步強化“城鄉客運一體化、城際客運公交化、市場經營集約化、運輸管理現代化”的“四化”行業發展目標,近來,交運集團著重解決道路運輸主體分散、承包挂靠經營嚴重、經營秩序混亂、城鄉運輸服務差別較大等一些制約行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在即墨“城鄉客運一體化”實施之前,自2010年開始,交運集團便把嶗山作為試點,將“城鄉客運一體化,完善嶗山交通環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數”作為各項工作的總抓手,積極推進“廣泛覆蓋、層次分明、相互銜接、便捷換乘”的嶗山公共交通體系建設。先后在嶗山區開通了21條公交線路,建成(完善)了5處公交換乘(樞紐)場站,解決了十幾萬名居民的出行難題。其中最典型的山村公交線路有9條,分別是618路仰口至埡口,619路汽車東站至嶗山北九水,627路仰口至蘑菇石,615、616路仰口至嶗山解家河和江家土寨北,620路仰口至蛤蟆石,621路嶗山大石村通往市區,629、630路石灣社區通往青島市區。這9條線路公交車通進山裡后,解決了嶗山大山裡四、五十個行政村居民的出行問題,使七、八萬名居民受益,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發展,使山民的經濟得到增收。
2012年1月12日,對大石村居民來說,是一個永遠值得紀念的日子,621路公交車終於通到村裡了。全村居民老少出動,歡欣鼓舞,他們在村頭小廣場上扭著秧歌,迎接著這個好日子。村民的笑容寫在臉上,幸福留在了心中,因為他們天天期盼公交車進山的願望已盼了整整一百年。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嶗山區‘城鄉客運一體化’很成功,現嶗山區域的公交盲區正在逐步掃除,嶗山區可通車道路的公交覆蓋率達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