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至22日,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2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研究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增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活力的思路和措施,交流工作經驗,部署明年重點工作。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強調,各級農業部門要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研究新形勢新挑戰,准確把握新要求新任務,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求真務實、扎實工作,全力推進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開創農業農村經濟工作新局面。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圓滿實現了“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的目標任務,在高基數上再奪豐收,在高起點上再創佳績,實現了“穩中有進、好上加好”。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重要農產品生產再次全線飄紅﹔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快”,增幅連續三年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現代農業建設取得新進展,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農業農村經濟實現“穩中有進”,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出了重大貢獻,鞏固和發展了農業農村好形勢。
會議指出,各級農業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科學把握新時期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新的歷史機遇和新的歷史使命。我國農業發展真正到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跨越的新階段,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真正到了由傳統小農生產向社會化大生產加快轉變的新階段,工農、城鄉關系真正到了深度調整和互動融合的新階段,我們要始終保持憂患意識和機遇意識,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研究新情況,應對新挑戰,開創新局面。
會議強調,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進行了全面部署。貫徹落實中央要求,推進“四化同步”,必須做到“兩個加快”,一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把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二是加快農業的組織和制度創新,著力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重點要在完善農業基礎支撐體系、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農產品市場體系、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國家農業支持保護體系上下功夫。
會議提出,明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要按照“四化同步”和“城鄉發展一體化”的總體要求,牢牢把握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重大任務,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為核心目標,以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著力強化政策、科技、設施、裝備、人才和體制支撐,堅持“鞏固基礎、突破難點、管控風險、推進改革”,千方百計使糧食產量穩定在10500億斤以上、農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持續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農業資源利用率,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好形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明年重點完成十項工作:務必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切實保障“菜籃子”產品供給,大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面提高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水平,著力抓好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謀劃實施現代農業重大工程項目,扎實推進農產品市場和農業信息化建設,努力做好農業資源利用和生態保護工作,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積極推動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
會議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要認真落實十八屆中央政治局“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堅持生產業務建設和機關隊伍建設兩手抓、兩手硬,自覺加強農業系統自身建設,著力提高理論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牢牢把握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主動權。大力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系統建設,全面提高指導和服務農業農村經濟科學發展的能力水平﹔大力培養一支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優良、奮發有為的干部人才隊伍﹔大力弘揚和始終保持密切聯系群眾、真抓實干的良好作風﹔大力創新農業管理方式方法﹔大力推進政風行風和反腐倡廉建設。
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在會上宣讀了《農業部關於授予鄧秀新等10人中華農業英才獎的表彰決定》和《農業部關於表揚2012年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決定和名單詳見今日二、三、四版)並作會議總結。四川省農業廳、黑龍江省農委、河南省農業廳、陝西省農業廳、江蘇省農委、廣東省農業廳、寧夏農墾局、河北省農業廳等作了大會交流發言。
(來源:農業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