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布的我國第一部年度國際移民報告——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披露,我國正在經歷第三次移民潮,海外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的比重逐漸增大,表明富裕階層和知識精英正成為新一輪移民的主力軍,移民人口的組成日益偏向中產階層。
該報告是由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聯合發布。
報告披露,2005至2010年國際移民總數從1.95億人增長到2.14億人,佔世界人口比例達到3.1%。過去30多年來,特別是近10年來,移入和移出中國的國際移民迅猛增長。在中國當下,改革開放后所謂的“第三次移民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2010年,我國海外華人華僑數量超過4500萬,絕對數量居世界第一。2011年,中國對世界幾個主要的移民國家永久性移民數量超過15萬人,其中在美國獲得永久居留權的人數達87017人,在中國國際移民總數中排名第一,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根據胡潤研究院和中國銀行聯合發布的《2011中國私人財富管理白皮書》,中國高淨值人群即富裕人群中,有14%已經移民或正在申請移民,有46%正在考慮移民。
報告分析,我國海外投資移民多集中在房地產、外幣存款和股票等領域,他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尋求更優秀的教育資源、更安全的投資環境和更高的生活品質。
根據美國公民和移民服務局(USCIS)發布的報告,2010年財政年度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移民申請最多,佔USCIS全年發放的EB-5簽証總數的41%,共計1016人。到2011年共有2969名中國公民申請了投資移民的EB-5簽証,2505人獲得批准。根據澳大利亞移民和公民部的報告,中國商務技術移民在2010至2011年所佔比重為61.5%。
而在技術移民方面,主要以中青年為主,他們受教育程度和職業層次高,經濟實力、融入意識與參政意識較強,為了追求更好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自然環境選擇移民。
報告同時總結了國際移民發展的六大趨勢:國際移民的總體規模將更加龐大,形勢更為復雜,根據IOM預測,到2050年世界范圍內的國際移民總數將達4.05億﹔人才移民的比重會越來越大﹔移民與當地居民的融合將不斷深化,各國都將重視移民的融入問題﹔環境移民將成為重要移民群體之一﹔現代化的國際移民管理將是未來發展方向,非政府組織將在移民管理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非常規移民問題將變得復雜。(實習記者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