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萬名市民收看並打分評議——青島政府54部門負責人集中述職--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原創稿庫

近萬名市民收看並打分評議——青島政府54部門負責人集中述職

2012年12月16日17:05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青島12月16日電   (記者 宋學春)“在去年‘三民’活動中,我局共收到市民意見建議86條,有效建議79條,已全部按期辦復。同時,針對市民反映比較集中的意見建議,如網吧市場問題,我們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截止目前,查處和糾正各類違法違規經營行為450多起,對12318舉報電話和其他渠道提供的326條舉報查處率為100%,對91家接納未成年人的案件在媒體上予以曝光。”在15日青島市政府舉行的述職報告會上,青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負責人說。15日和16日,2012年的青島市政府部門“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集中述職評議活動如期舉行,54個政府部門的“一把手”現場述職,近萬名市民以視頻會議的形式分別在主會場和11個分會場收看了述職並打分評議。

據青島市政府辦公廳負責人介紹,這是自2009年以來,青島連續四年開展的市政府部門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活動,通過這項活動,市民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市政府各部門一年來為市民提供了哪些服務,政府部門也可以了解市民對這些服務是否滿意,還有哪些意見和建議,更加清楚市民需要什麼、期盼什麼,政府才能進一步完善決策、改進工作,真正把市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好,進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群眾滿意度。

開展市政府部門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活動,是青島市深化政民互動的一次積極創新,是創造條件讓更多的市民參與政府工作的有益嘗試,更是青島加快推進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建設的一個縮影。

立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抓好民生建設。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扎實推進市辦實事。今年,青島市從惠及更多市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逝”等切身問題入手,精心篩選確定了10件市辦實事21項工作,並向社會公布,其中社會關注和市民關心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城鄉低保提標等8項工作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在全力推進10件市辦實事的基礎上,新增建立重大疾病和罕見病醫療救助制度、免除全市義務教育段學校學生教科書和作業本費用等6個民生項目,惠及235萬市民。市辦實事和6個新增民生項目分別入選青島市第一、第二季度十大民生事件。二是大力支持教育優先發展。全市財政性教育支出佔財政支出比重提高到17%。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公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生均財政撥款制度,開展農村200所幼兒園標准化建設,對五市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給予補助。完成農村薄弱中小學改造,今年年底前,將全面完成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和300萬校舍安全工程。三是加大醫療衛生改革力度。進一步深化了公立醫院改革,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取消以藥補醫,降低藥品費用比重。完善新農合制度,最低籌資標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市第三人民醫院、市婦女兒童醫院二期等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四是努力增加就業。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富余勞動力和困難群體就業,截止10月底,新增城鄉就業35.4萬人。完善創業扶持政策體系,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舉辦海外高層次人才洽談會,實施大學生留青工程,截止10月底,共引進人才7.9萬人,比去年增加近萬人。五是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城鄉低保和基本養老金標准,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准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今年政府投入6000萬元,為全市低保家庭每戶發放總價值為800元的七種生活日用品,9月份已全部發放到位,對婦女住院分娩實施補助,免除死亡居民基本殯葬費,得到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六是深化平安青島建設。通過深入開展打黑除惡等專項整治行動,深度淨化社會治安環境,今年以來,全市刑事警情總量同比下降了31.9%,其中多發性侵財案件警情同比下降31.1%,全市社會治安秩序持續穩定。突出突發事件預警處置,建立了預警信息快速發布機制,在全國首創了基層應急通訊錄系統,形成了“市、區(市)、鎮(街)、村(居)、戶”直通的預警信息傳播渠道,在應對台風“達維”期間,向市民發送500余萬條預警短信。狠抓食品安全監管,深入開展“食安青島”整治行動,全市取締各類食品加工黑窩點300余處,刑事立案58起,“食安青島”系列行動連續三個季度評為青島市“十大民生事件”。

立足不斷優化發展環境,著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持續加大優化發展環境工作力度,進一步形成“重商、親商、安商、扶商”的商務環境和“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務環境。一是強化審批精簡提速。在行政審批項目上做到盡可能精簡,規定凡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行業組織能夠自律管理的,政府不再設定行政審批﹔凡可以採用事后監管和間接管理方式的,不再搞前置審批。在行政審批權限上做到盡可能下放,對西海岸經濟新區、藍色硅谷核心區等重點區域,下放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對六區四市,下放28個市政府部門的92項審批事項﹔對省級開發區原則上賦予區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在行政收費上做到盡可能減少,自今年7月1日起暫停征收企業注冊登記費等11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對投資項目落地審批相關的涉企收費實行后置征收,在省級以上開發區和市級工業功能區內試行工業項目落地審批“零收費”,取消行政機關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在行政審批效率上做到盡可能提速,尋標對標武漢、廈門等審批時限最短城市,以2011年對外承諾時限為基准,對392個審批及相關事項按提速30%的要求優化並固化流程,目前總體提速水平達32%﹔無前置企業設立實現“一窗式”服務,企業設立聯辦率達到95.7%﹔基本建設項目實現用地、立項、規劃、施工、竣工驗收全流程聯合辦理,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二是建立市政府領導聯系服務企業制度。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經營困難加劇的形勢,建立了市政府領導聯系服務企業制度,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應對難關。根據領導工作分工,由市長直接聯系2011年我市繳納地方稅收前100家企業主要負責人,每位副市長按分管領域,直接聯系100家行業重點企業主要負責人,總計900家企業,協調有關部門為900家市政府領導聯系企業辦理了819條意見、建議和問題,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財源建設工作的意見》,推出32項扶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制定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22條意見和貫徹國發14號文件的62條政策措施,解決了困擾企業多年發展的難題,受到企業的好評。據對近千戶企業的調查問卷顯示,95.2%的受訪企業對我市經濟發展環境表示滿意。三是搭建政企互動平台。建成啟用了涵蓋招商引資投資促進項目、過億元工業項目、新農村社區重點項目、市級重點項目等的全市項目信息綜合管理平台,梳理整合全市在談、簽約、待建、在建項目信息數據2200余條。在青島政務網等網站設置軟環境建設和機關作風監測平台,選取1萬家企業,建立軟環境和機關作風建設監測點,征求意見和建議,實時監測涉企檢查、收費等內容。同時,以落實優化發展環境任務和治理“庸懶散慢拖瞞”為重點,出台《青島市黨政領導干部問責暫行辦法》、《青島市損害經濟發展環境行為問責暫行辦法》,進一步強化問責,轉變作風。

立足不斷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自覺堅持依法行政。始終把依法行政作為第一准則。一是強化科學民主決策。貫徹實施《山東省行政程序規定》,深入開展“行政程序年”活動。修訂《青島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將公眾參與、專家論証、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序,在作出重大決策前,通過多種形式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群眾團體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決策事項,通過座談會、論証會、互聯網發布等形式廣泛聽取公眾意見。重大決策方案進行社會穩定、環境、經濟、輿情等方面的評估和合法性論証,未經風險評估的不作決策。堅持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重大決策提交市政府全體會議或常務會議討論前,均由市政府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二是強化執法規范透明。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制定切實可行的裁量標准,在法律框架內進行合理的細化和分解,並明確各個層次執法人員的權限。開展行政處罰權規范透明運行工作,把44個市級行政處罰職能部門的5866項行政處罰職權,細化量化27551個階次,平均每項行政處罰權細化量化階次為5.3個,最大限度地壓縮了行政處罰自由裁量空間。三是強化政府信息公開。充分發揮青島政務網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第一平台的作用,累計主動公開政府信息52萬條,充實完善了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內容體系,推動部門首次公開了市級財政預算、PM2.5監測數據等社會關注、市民關心的信息。網上累計受理答復信息公開申請1500余件次,市民可通過各級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登錄網站查閱或申請信息。青島政務網在330個地級政府門戶網站績效評估中榮獲第一名。

立足不斷暢通民意溝通渠道,推動創新社會管理。堅持把暢通政民溝通渠道,作為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關鍵環節。一是著力推動網絡問政常態化。近年來,青島市不斷拓展政府與公眾溝通渠道,創造條件讓市民有序參與社會管理、監督政府工作,建立了市政府部門“網絡在線問政”常態化機制,通過市政府部門日常在線訪談平台,常態化征求網民意見,常態化回應網民留言,推動政府工作與網絡民意的良性互動。今年以來組織56個政府部門與39.7萬余名網友就城市建設、民生保障、依法行政等問題展開互動交流976場次,征集意見建議5.9萬條,解決交通擁堵、增設公辦幼兒園等上千個“金點子”已納入市政府決策或部門工作計劃。二是認真辦理市民訴求。整合啟用60多個部門和10個區市政府於一體的政府信箱系統,實現對市民咨詢、求助、建議、批評、投訴的網上統一受理、分辦、反饋和實時統計,年均受理群眾訴求約4萬件。對市政務服務熱線進行整合改造和擴容升級,增設了安全生產、食品安全、行政效能投訴專席,“12345”政務熱線受話能力提高了5倍,目前已受理市民來話75萬余件,協調解決各類問題近30萬件。積極開展“局長話民生談發展”活動,組織20個市政府部門“一把手”為市民解讀政府重點工作和重大民生事項。先后開展欠薪維權、食品安全、消費維權等4次局長接話活動,促進了400余件熱點民生問題的解決。三是開展便民便企服務活動。依托青島政務網和金宏電子政務,開發了政府在線便民服務系統,組織有關部門、公共企事業單位建立網上便民服務大廳,市級47個部門392項,區市3600多項審批服務事項,實現網上流轉辦理,市民足不出戶即可辦理業務。

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探索,青島市政府部門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活動對政府部門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對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對進一步深化政民互動、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聯系本文記者

宋學春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責任編輯:楊鐵虎)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