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12月15日消息(記者馮贛勇)2012年12月15日,“和諧盛世藝術輝煌--‘一代極品’猛?牙雕獻禮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此次展覽由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辦公室指導、人民政協報社主辦,旨在弘揚我國傳統手工技藝、呼吁全社會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用藝術珍品向偉大祖國獻禮。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胡振明、全國政協常委、原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張黎將軍、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工業美術學會會長楊自鵬、中紀委駐水利部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董力、中國法學會專職副會長、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周成奎、中華慈善總會副會長鄧銅山嘉賓領導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工業美術工作者和首都部分媒體記者近百人出席了此次展覽的開幕式。
開幕式上,人民政協報社長李紅梅、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秘書長王永慶以及香港牙雕藝術家朱忠盛等先后致辭,隨后由全國政協、主辦單位、部分藝術界全國政協委員、文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宣部等相關領導同志和工藝美術界專家、學者及工藝美術大師代表舉行了隆重的剪裁儀式。
1990年1月18日,我國作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成員國,正式執行相關的全面禁止非洲象牙及其制品國際貿易的公約。正因為牙雕的原料主要來自非洲象牙,“禁牙”令發布后,我國不再進口象牙,造成了原材料短缺,這使得牙雕技藝因缺少原料而面臨失傳的困境。猛?象牙作為史前生物的遺存,在牙雕領域被視為象牙的最佳替代者。它不僅能解決我國牙雕工藝原材料短缺的問題,而且客觀地減少了因好奇或市場需要而非法捕殺大象及走私象牙行為。目前,聯合國公約組織並未禁止猛?象牙用於加工貿易,因此猛?牙雕技藝的發展,也為我國牙雕技藝的傳承帶來了新的曙光。
猛?這一遠古物種,於一萬多年前突然滅絕,從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等地的凍土層發掘出它們的遺骸,才証明它們曾經存在。科學界推測猛?滅絕的原因,與當時全球氣候劇變,猛?生存環境惡化有很大關系。由於沉睡地下數萬年的緣故,猛?象牙的表皮大多被腐蝕或破裂,這給牙雕藝人初期的雕刻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但因為氣候寒冷,其中大部分牙質得以保留。在經過反復相料、仔細揣摩后,藝人需要根據牙皮與牙心呈現不同質地與顏色的特點及其形狀、色澤、紋理,經過仔細觀察、分析、琢磨,因材施藝,化腐朽為神奇,化裂痕為險夷,化色斑為奇趣,利用牙料天然俏色來豐富象牙雕刻。運用包、藏、裹的藝術手法去表現主題思想, 是提高猛碼象牙雕刻韻味的重要手段。
剪裁儀式(攝影:馮贛勇)
據香港牙雕藝術家朱忠盛先生介紹,萬年氣候的變遷,使得大部分的猛?象牙已經不能用於雕刻,完好的猛?象牙牙料更是少之又少。這種密度、硬度優勝於現代象牙的原料,所出成品率隻有20%左右。加之其不可再生性,猛?牙雕藝術精品可遇而不可求。
此次展覽精選了朱忠盛先生數十年來設計創作的200余件猛?牙雕藝術珍品,從大氣恢弘的《千尊頌盛世》到妙趣橫生的《蛙鳴同樂》,無不展現出猛?牙雕令人稱嘆的藝術魅力。展覽同時,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代極品朱忠盛猛?牙雕作品集》也同步發行。朱忠盛希望通過展覽和書籍讓更多人認識、了解猛?牙雕,希望這些時代與人文精神溶於其中的遠古精靈,能夠在帶給觀者藝術享受的同時引起人們更深的思索。
猛?牙雕藝術作品《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攝影:馮贛勇)
香港牙雕藝術家朱先生是國際知名品牌“一代極品”和“忠盛”的創辦人。朱忠盛先生20多年來潛心研究和開發猛?象牙雕藝術創作,為牙雕傳承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也得到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撰稿肯定。
猛?牙雕藝術精品《千尊頌盛世》(攝影:馮贛勇)
在2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朱先生培養出數百名雕刻技師,現有160多位雕刻精英跟隨深造。朱先生創新大小作品超過二千款以上,深受廣大工藝美術愛好者及收藏家的青睞,其收藏家及機構遍及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