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聽民聲:河北高效農業助貧困縣農民人均增收1500元--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走基層·聽民聲:河北高效農業助貧困縣農民人均增收1500元

2012年12月14日08:56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新華網石家庄12月14日電(記者 曹國廠)進入冬季,河北省壩上地區寒風凜冽,但張北縣張北鎮馬連灘村的冬暖式蔬菜大棚裡綠意盎然,五彩椒、芹菜、油菜散發著誘人氣息,菜農們正忙著採摘。

  馬連灘村菜農李玉梅說:“過去旱地種植蔬菜,我們一年就收一次,現在有了大棚,一年四季都能收。一個棚佔地5畝,一年能收入6萬元,比起以前一畝一年收入2000多元差距太大啦。”據了解,和李玉梅一樣,張北縣已有近12萬農民受益於高效農業,人均增收1500元。

  張北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壩上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春天吹破玻璃瓦,秋天掀起犁底層”曾是這裡環境惡劣的寫照。近年來,這個縣立足農業大縣和水資源缺乏、無霜期短的實際,堅持“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理念,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設施規模農業與綠色有機農業,有效促進農業大幅增產,推動農民致富增收。目前,全縣高效農業面積達82.6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49.6%,繪就了一幅高效農業惠農的新畫卷。

  張北縣按照“沿線布局、集中連片、規模推進”的建設思路,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全力打造“全國節水農業示范縣”。今年投資8046萬元,實施了4.41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重點打造了總面積6.57萬畝的“五大高效節水示范園區”。目前,全縣高效節水灌溉總面積達到31.4萬畝,佔灌溉總面積的86.6%,為農民架起了“致富橋”,節約了種植成本3000多萬元。

  另外,張北還大力發展設施規模農業,加大了農業資金補貼力度,對建設春秋棚給予每平方米5元補貼、建冬暖式大棚給予1萬元補貼,推動全縣建成了5548個春秋大棚、763座冬暖式大棚、265個食用菌大棚和3000畝馬鈴薯網棚,建設了9個國家級(部級)設施蔬菜標准園,給農民種下了“搖錢樹”,使張北農民增收近5000萬元。

分享到:
(責任編輯:仝宗莉、段欣毅)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