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6日電 中國農工民主黨主要由醫藥衛生、人口資源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
1930年8月9日,國民黨左派領導人鄧演達在上海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干部會議,成立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1935年11月10日改名為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1947年2月3日改名為中國農工民主黨。
民主革命時期,農工黨團結愛國知識分子和進步人士,同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共同奮斗,經受住了血與火的考驗,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農工黨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政治綱領,制定了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路線。
改革開放以來,農工黨積極協助中國共產黨和政府貫徹落實知識分子政策,推動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深入貧困地區,開展咨詢服務,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出謀獻策﹔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團結帶領全黨成員愛崗敬業、勤奮工作,在戰勝“非典”疫情、開展智力支邊扶貧、助學支教、法律援助、健康咨詢和科技服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農工黨歷屆領導人和主席為鄧演達、黃琪翔、章伯鈞、季方、周谷城、盧嘉錫、蔣正華。現任主席桑國衛。
截至2012年9月底,農工黨黨員總數12.56萬人。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