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於備受關注的“異地高考”問題,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近日表示,近期教育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對各省(區、市)開展專項督查,還要分赴京滬粵等地督促指導落實方案。
今年秋季開學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教育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有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方案。目前,除青海、黑龍江、山東、江蘇、福建、湖北等省已初步明確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條件外,多數省(區、市)尚未出台方案。
近日,杜玉波在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講話時指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是教育公平的標志性事件,現在離年底隻有1個多月時間,我們要集中力量,打好這一硬仗。
杜玉波表示,有關部門將對矛盾突出、工作壓力大的幾個重點省市實地督查指導,摸清情況,督促幫助他們研究制訂方案。教育部近期將會同相關部門對各省(區、市)開展專項督查。
■就業目標
確保初次就業率不降低
在談到明年的就業形勢時,杜玉波表示,要確保明年初次就業率不低於今年,實現就業人數持續增加。
杜玉波介紹,今年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78.1%,同比增長0.3個百分點。明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699萬人,比今年增加19萬人。“當前,國內經濟趨穩的基礎還不夠穩固,全社會宏觀就業壓力增大。”他提出,要確保明年初次就業率不低於今年,實現就業人數持續增加,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更加充分。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提出首先要實施新政策,進一步制定促進就業、鼓勵創業、稅費減免、學費補償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其次要開辟新途徑,在已有基層項目基礎上,啟動實施“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特設崗位計劃”和面向農村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和城市社區服務等新項目,開辟畢業生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就業的新渠道。另外還要完善新體系,探索利用手機報、微博、微信等新型傳播手段服務就業。
綜合新華社本報記者周逸梅報道
- 教育部:異地高考是教育公平標志性事件 集中力量打“硬仗”
- 教育部督促京滬粵落實異地高考 明年兩會前落實
- 專家:北上廣不解決異地高考等於我國整體沒解決
- 教育部稱各地異地高考方案接受專項督查
- 教育部等5部門將實地督查各地異地高考方案出台
- 重慶市教育考試院:2013年暫不實施異地高考政策
- 安徽異地高考方案出台:無戶籍門檻 要求高中完整學籍
- 異地高考“開閘”需慎防“移民”
- 15省份明確表示年底前出台異地高考政策
- 異地高考方案 各地16日前報教育部
- 15省區市明確表示年底前出台異地高考政策
- 黑龍江省異地高考考生將享受和本地考生相同錄取權益
- 黑龍江省異地高考考生將享受和本地考生相同錄取權益
- 江蘇教育廳廳長:已形成異地高考方案 明年執行
- 14省市年底出台異地高考方案 落實過程如何讓多方滿意
- 江蘇山東等地異地高考政策暫未現高門檻
- 10余省市表態將於年底出台異地高考方案
- 廣東教育廳:異地高考不會一步放開 借考已遇高考移民
- 北京異地高考方案有望年底前出台
- 地方利益“攪動”異地高考 專家稱改革勢必有犧牲
- 張千帆:異地高考實行的難點在於地方保護主義
- 專家指:用社保証明作“異地高考”依據不合理
- “異地高考”,“細則”決定成敗(憑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