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方彬 國防大學教授
李成言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所所長
任建明 清華大學廉政建設研究所教授
竹立家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
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健全反腐敗法律制度,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決查處大案要案,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不管涉及什麼人,不論權力大小、職位高低,隻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懲不貸。
胡錦濤
□反腐決心
報告釋放加強反腐重要信號
以“亡黨亡國”來表述腐敗問題的極端危害,其實並非新提法。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曾提出“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將反腐倡廉問題提到全黨面前。在十五大報告中,江澤民也將反腐上升到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來論述。
清華大學廉政建設研究所教授任建明表示,過去近二十年領導人的講話中,腐敗問題都被擺在很重要的位置,這次表述上有一些新意,但含義基本相同。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所所長李成言說:“幾屆領導班子都這麼提,可見腐敗問題確實是個大問題,也說明黨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他說,十八大報告的一個特色,是把反腐問題更加突顯出來,提法上更尖銳,“符合執政黨當前實際”。
在此前的官方表述中,黨的“五大建設”依次為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十八大報告中“反腐倡廉建設”被擺在“制度建設”之前,且強調對腐敗“嚴懲不貸”。
李成言認為,這釋放出新形勢下黨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信號,“就是要告誡全黨,要下決心反腐,加大對腐敗治理的力度。”李成言說,腐敗問題依然嚴峻,任何一屆領導都不可掉以輕心。他認為,這是一個輻射性的信號,是要告訴新一屆領導和全體黨員,對於腐敗問題必須高度重視。
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認為,將腐敗問題放在如此高度有兩個著眼點,一方面體現對現實的關照,腐敗問題解決不了,人民群眾很難滿意,這會影響黨的執政地位。另一方面,這也是黨的宗旨的體現,因為黨應當自淨、自我要求,保持純潔性,就必須解決腐敗問題。
“黨對這個問題一直有清醒的認識,包括胡錦濤總書記在建黨9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講到危險和挑戰時也提到這個問題。”公方彬說。
□反腐成效
網絡監督成反腐倡廉新力量
黨的十六大后,中央作出建立健全懲治與預防腐敗體系(簡稱“懲防體系”)的重大決策,十七大將“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寫入黨章。2008年,中央頒布“懲防體系”五年工作規劃,對整體推進教育、制度、監督、改革、糾風、懲處六項工作進行部署。
李成言認為,“懲防體系”是一個戰略安排,基本框架已經形成,能全面、系統、工程化地規范、預防及懲治腐敗,是當前反腐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
今年5月,國家預防腐敗局副局長崔海容在香港廉政公署第五屆國際會議上透露,1982年至2011年這30年間,有90余名省部級官員因貪腐被查,其中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克杰、原國家藥監局局長鄭筱萸等被執行死刑。
李成言認為,從近年查處的一些大案要案可以看出,中央查案、辦案的力度在加大,治理腐敗的決心也在加大。
任建明則表示,我國在反腐的制度創新、技術手段應用等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網絡監督正逐步成為反腐倡廉的新力量,“陝西‘表哥’被雙規,廣州‘房叔’遭停職調查,都是最新的案例”。
“但從反腐倡廉總形勢看,還沒從根本上扭轉腐敗發展蔓延的趨勢,形勢依然嚴峻。”任建明說。
公方彬表示,我們一方面要看到成績,在某些領域,腐敗問題確實得到了遏制,不少違法違紀高官也都得到了懲處,但解決腐敗問題是一個“進行時”,不會一勞永逸。
公方彬認為,我們不能高估已經取得的成績,“要看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正是十八大報告振聾發聵之所在。
□問題分析
腐敗緣於權力缺乏監督
中央紀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透明國際組織去年公布的清廉指數顯示,在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的清廉指數排名第75位,較上年略有上升。
李雪勤認為,當前我國的腐敗和反腐處於相持階段,最突出的問題有三個:領導職務高的案件多、案件涉及金額數量大、查處案件中的“一把手”多。這些問題歸結到一點,就是權力還沒有得到有效制約和監督,因此反腐的核心是制約和監督權力。
這與多名受訪專家的意見一致。
李成言說:“如果一步一步往深層查找腐敗的根源,就是權力高度集中,絕對權力就會造成絕對腐敗。”他舉例說,領導干部“一票制”的體制設計一方面可以形成高效率,但另一方面也會造成權力不平衡,一旦權力得不到有效監督,就會導致腐敗。
任建明同樣認為,權力過於集中就得不到有效監督,而這正是腐敗的根源,也是執政黨必須下決心解決的問題。“不光是要強化對‘一把手’的有效監督,副職、各職位也都需要加強監督”。
十八大代表、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此前表示,腐敗問題歸根結底還是體制和制度的問題,在權力過分集中、缺少制衡機制的形勢下,光靠領導干部的廉潔、清明,很難真正遏制腐敗問題的出現。
□改革思路
改革要把權力“關進籠子”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提到,十八大報告表示,建設廉潔政治“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這一提法值得關注。“過去反腐是行政層面,認為腐敗是管理漏洞造成的,試圖通過一些管理措施比如問責制解決,但這次提到政治問題的高度,意味著下一步將思考通過政治層面的改革來治理腐敗,如官員財產公示、完善人大和黨代會的監督”。
竹立家表示,既然認識到這是一個政治問題,就當建立制度來制約權力,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通過人民民主對權力形成約束。他認為十八大后政治層面的相關改革將會繼續推進,而要根治腐敗,必須從政治改革層面下手。
“權力公開透明,高位權力有義務公開,讓社會公眾參與監督。”竹立家認為,十八大后至少會推出兩三件提振全國人民信心的改革措施,官員財產公示制度就有可能是一個突破口,“這一制度盡管不能完全遏制腐敗,但能避免腐敗大面積發生。”
任建明則認為,如不從根源入手,表面、微觀的制度就會打折扣,或成一紙空文,如官員財產申報早已在做,當前的問題是申報內容不公開,且申報材料缺乏審查。
關於反腐措施,報告提出要“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李成言表示,重點領域就是那些“掌握資源,權力大,又有很高風險的政府部門”,這些關鍵的崗位環節,正是下一步改革的重點。
“改革就是要把權力關在籠子裡,這是全世界都在努力的一個方向。”怎麼把權力關進籠子裡?李成言表示,最重要的是讓權力在法律的框架裡運行,此次報告也強調了依法治國、治黨、治權,這是一個新突破,也是推動下一步廉政建設、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本版採寫本報記者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