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處方”彰顯大醫情懷--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小處方”彰顯大醫情懷

2012年11月13日16:48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新華網鄭州11月13日電(記者李亞楠)在採訪常年堅持給患者開幾毛錢、幾元錢“小處方”的醫生毋劍梅時,她反問了記者一個問題:“醫院是需要一萬元錢治好病的醫生,還是需要一百元錢就能治好病的醫生?”

  對病患來說,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毋劍梅認為,自己就是那個用一百元錢治好了病的醫生。病患們也用實際行動表達了,他們需要的是毋劍梅這樣的“小處方”醫生。

  作為一名河南洛陽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兒科主任醫師,毋劍梅並沒有攻克什麼醫學難題,也不是什麼醫界泰斗,她只是幾十年如一日,用一張張處方,驅散了一個個患兒的感冒、發燒等常見疾病,盡可能地減少這些病患家庭的經濟負擔。

  毋劍梅受到人們的敬佩,不僅是她的精湛醫術和高尚的醫德,也是她常年堅持的凸顯的“醫者仁心”。她待患者如親人,患者待她如家人。她的所作所為,不僅僅醫治了患者的病體,也醫治了患者的心,在當前醫患糾紛不斷、醫患關系緊張的環境下,恰如一股清流,滋潤了患者的心田。

  毋劍梅總說自己“不就那麼點事”。她認為,這樣的事,很多醫生都可以做到。然而,現實是,毋劍梅式的醫生畢竟還是少數。

  為何如此?非不能也,乃不為也。這不是醫生的“良心”出了問題。“絕大多數醫生都是好的。”毋劍梅一再表示。

  然而,公立醫院趨利化、以藥補醫、醫藥提成等,導致醫院過分看重經濟效益,每個科室都被下達贏利目標,治病救人從醫院的目的淪為贏利的手段,這種種糾纏的症結讓許多醫生深陷其中。

  還是開頭的問題。醫院的答案就未必顯而易見了。一萬元錢治好病的醫生,能給醫院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一百元錢治好病的醫生,卻可能拖了醫院贏利的后腿。

  所幸的是,毋劍梅沒有面臨“拖后腿”的壓力。無論她的領導,還是同事,都對她豎起大拇指,整個洛陽市衛生系統也發出向她學習的號召。

  小處方彰顯了毋劍梅的大醫情懷,這樣的大醫情懷還需要制度的保障。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醫生?或許,當患者和醫院答案一致之時,就是中國醫改成功之日。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