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核心區的黨建創新之路--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中關村核心區的黨建創新之路

本報記者 於 洋

2012年11月13日22:09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背景】

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園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高新技術企業雲集。多年來,海澱園工委在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進程中,堅持將服務與創新作為黨建工作的重點,探索出一條符合園區實際的高科技企業黨建工作之路,成效顯著,可以為鑒。

【對話人】

劉永水 中共北京市海澱區委海澱園工委書記

姜 雨 北京鼎普科技股分有限公司銷售中心總經理

記者:當前中關村海澱園黨建工作的基本情況是怎樣的?

劉永水: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園的前身是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現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有入園企業1.1萬余家,其中85%以上都是非公性質。園區工委下設黨委29個、黨總支13個、黨支部710個,現有黨員2.3萬余人。此外,園區有2000多家企業在黨建工作方面有上級主辦單位。

記者:中關村海澱園高新技術企業多,而且多為非公企業,在這裡開展黨建工作有何重要意義?

劉永水:在以非公企業為主的海澱園開展黨建工作,無論對企業發展還是黨的建設都有重要的作用:引導和推動了高科技企業科學發展、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思想政治、組織和作風保証具有重要意義﹔團結凝聚了科技精英和新社會階層代表人士,擴大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為提升非公科技企業黨建科學化水平進行了積極探索﹔對於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鞏固黨在非公企業和科技企業的執政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姜雨:海澱園黨建工作的開展為企業培養了一批管理人才和創新人才,園區實現專利申報數量年均增長率20%以上,為核心區、企業帶來了切實可見的經濟效益。而且黨建工作為企業凝心聚力、建設企業文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現在企業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大提高,以園區為家的觀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記者:高新技術企業有自己的特點,海澱園工委進行了哪些有針對性的黨建工作?成效如何?

劉永水:海澱園的企業中小企業多,科技創新風險高,人員流動性大,結合這些特點,園區工委始終將服務和創新作為黨建工作的兩個輪子,確立科學的工作目標、選擇科學的發展途徑、構建科學的制度體系: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科技企業黨建工作。早在2000年,工委就在軟件行業黨委建立了“紅色中關村”網站,此后建立各企業的黨建網頁,利用新技術建立的黨員學習E平台,便利黨員時時處處學習黨的知識﹔二是建立非公企業黨組織、黨員、企業、員工、上級黨委五主體量化評分考核評價體系,推動了工作規范化、科學化,調動了企業黨組織積極性﹔三是評選黨建之友,調動非公企業負責人參與黨建工作的積極性﹔四是成立聯合性質黨組織,目前園區已建成覆蓋2000多家企業、近5000名黨員的六個企業聯合黨委。這些因地制宜的創新舉措都有力地推動了園區黨建工作的開展。

海澱園的黨建工作受到了園區企業和員工的歡迎,園區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日益增強,涌現出了一批全國和市區級先進基層黨組織﹔非公高科技企業黨的紀檢工作、新的社會階層統一戰線工作、工會和共青團工作都扎實推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園區的黨建工作也得到了上級、企業和社會的普遍好評,相關做法也在全國推廣。

記者:海澱園高新技術企業員工的入黨積極性非常高,您覺得原因是什麼?

姜雨:我是今年7月剛剛加入黨組織,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在我們園區企業中,成為黨員就是光榮的代名詞,我們公司一半的高管和許多業務骨干都是黨員。這一方面是園區工委科學系統的黨建工作為我們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是園區黨組織熱情細致的服務讓我們認識到黨員的責任就是奉獻,就是為他人服務,這些都是一個企業發展不可缺少的財富,現在開展黨建工作已經成為企業內部的一種需求。

劉永水:園區黨建工作得到企業和員工的歡迎,是因為我們的工作符合園區的實際,切實為企業發展服務。園區員工入黨積極性高說明:我們黨組織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凝聚力在不斷增強,感召力在不斷提升,這些都源自於園區黨建工作的創新,服務意識的增強和黨員先鋒模范的榜樣力量。

分享到:
(責任編輯:耿聰、白真智)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