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提供高考盲文试卷
本报记者 张 烁
2014年6月7日,新中国第一份盲文高考试卷面世,河南驻马店市确山县考生李金生成为首位使用盲文试卷参加普通高考的盲人考生。之前,希望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盲人考生主要以单考单招专门安排。
2014年盲文卷的命制是我国考试制度的一项突破。截至2019年,北京、山西、辽宁、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西藏、陕西、宁夏等12省(区、市)为30名盲人考生参加高考提供了盲文试卷,国家教育考试机构为28802名各级各类残障考生参加普通高考提供了合理便利。
历史背景
2007年,中国在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上签字,是最早的签约国之一。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形成人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2011年,教育部在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专门增加一条,“残疾人参加国家各种考试,教育考试机构应该予以专门的安排”。
亲历者说
胡传勇:教育部考试中心管理人员,参与2014年第一套盲文试卷制作
2014年3月2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有盲人参加考试时,为盲人考生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是年,河南盲人考生李金生提出要求提供高考合理便利的申请。盲人使用盲文卷参加高考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从确定承担盲文试卷命题到考试仅仅两个月,从确定使用盲文试卷的形式到开考不到一个月,从学科秘书制定命题标准到开考不到两周。时间紧、任务重,但为保证高考盲文卷命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考试中心严格按照普通高考命题流程开展工作。
首先,根据盲人考生的认知特点和盲文特点,制定《盲文卷命题标准》,设置试卷结构、试题类型、试题数量及分值。确定盲文试卷的作答时间为健全人的1.5倍,语文和文综、理综考试时间为225分钟,数学和英语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数学试题不分文理科。命题中避免出现以视觉观察结果为基础的材料,如颜色、物体形状等;避免以对图形的判断为依据进行解题的命题要求。
其次,每项任务落实到天、落实到人。20余位专家通力合作一周完成的第一套盲文版试卷共96页盲纸,其中语文试卷25页、数学试卷8页、英语试卷33页、文综试卷30页,打印的过程稿近千张。
高考前,教育部对组考操作程序进行专门的培训。考后阅卷工作为保证公平性,先把考生用盲文作答的内容翻译成明眼文,再由高考阅卷教师阅卷。部分主观题还要由两名阅卷教师同时打分。
2014年高考后,李金生接受采访时介绍,考试现场除了两位监考老师,还有一位盲文答疑老师;从校门到考场,再到考完试出来,全程都有工作人员陪同。拿到高考分数后,李金生特意给教育部写了信,“主要是感谢,感谢他们给我参与高考的机会”。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伟洪也作出了积极评价:“这体现了党和政府,特别是教育界,对我们盲人的一种关怀,这是对盲人平等接受教育权利的一种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2015年4月,教育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暂行管理规定,这是第一个从国家层面对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而制定的管理规定。2017年,在总结经验、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教育部和中国残联共同颁布了《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
![]() |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