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援外医疗队
本报记者 申少铁
1963年,应阿尔及利亚政府邀请,中国派出援外医疗队,开启了中国援外医疗的历史。医疗队工作地点赛依达,靠近撒哈拉沙漠。当时,当地生活贫苦,医疗条件简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中国医疗队在两年半的时间里,诊治37万多人次,手术3000多例,接生1000多婴儿,未发生一次医疗事故。
亲历者说
徐贤泽: 85岁,中国第一支援外医疗队队员,湖北省中医院退休医生
56年前,29岁的徐贤泽刚下夜班,便收到一个出差通知。“当时人事科长告诉我是参加非洲援外医疗队,一定要保密。”徐贤泽回忆。
当年,医院选派3人,只有徐贤泽成行。
“当年,只有我爱人支持我,她仅提了一个要求——为肚子里的孩子起个名字。”徐贤泽告诉妻子,家里是书香门第,如果是男孩就叫彬,女孩就叫文,文质彬彬的意思。
“虽然去之前有一定心理准备,但阿尔及利亚的条件还是超出我们预期。”徐贤泽一边回忆,一边摇头。“首先是饮食不习惯。当地厨师所做的牛肉,每块巴掌大,1厘米厚,表面烤熟,切开后里面还有血水。”好在不久后,当时的卫生部派来了中国厨师。更让人不安的,是当地的紧张局势,“我们当时还赶上一次政变”。
虽然条件艰苦,但当地将中国医生当作尊贵的客人。徐贤泽说,医疗队不时会被邀请参加当地人的婚礼,还两次受到阿尔及利亚总统的接见。
原定半年至1年的援外,因阿尔及利亚政府3次强烈挽留,一再延期。徐贤泽在非洲待了两年多,直到1965年10月才回国。回到家中,家里的男孩彬已经两岁多了。
援外期间,徐贤泽印象深刻的是抢救一名产妇。1965年,一名产妇被送到医院后大出血。当时正赶上当地人过节,找不到献血的人。于是徐贤泽和一个同事毫不犹豫地给这名产妇献了血。当天,产妇平安生产。第二天,这名产妇当面向徐贤泽和同事表示感谢,场面十分感人。
知识链接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对外交往不断扩大,派遣的援外医疗队数量逐渐增加。
截至2018年7月,中国先后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71个国家派遣过援外医疗队,累计派出2.6万人次,诊治患者2.8亿人次。中国向56个国家(其中45个是非洲国家)派有医疗队,1095名医疗队员分布在111个医疗点上,1809人次获得受援国政府颁发的总统勋章等各种国家级荣誉。
![]() |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