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部地级市的“人才回流”实验【2】

2017年09月15日08:3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一个中部地级市的“人才回流”实验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2016年5月,抚州在吸引人才回流既有工作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双返双创”战略——“抚商返乡创业,才子返乡创新”。为了狠抓这项工作,抚州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第一副组长,几十个市直部门参与。各县区依样进行。

  务求实效成为这项活动的重要指针。“比如陈芬儿院士,指望他回来完全待在抚州是不可能的。人才能够留下最好,不能留下也不能强求,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为抚州创新作贡献。就是回来讲一堂课、回乡省一次亲,给我们传递一个信息、一个理念、一个观念,都是对我们的极大帮助。”肖毅说,“为此抚州树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但求所为、但求所用’的理念,按照柔性引进的原则开展。”

  按照“联络才子、了解才子、掌握才子”的站位要求,抚州采取了对外与驻外联络处对接、对内与才子在抚家属对接的“双向”联系方式,并重新编印《2017年在外英才名录》,梳理了4839名在外才子信息,确保走出去联系在外才子和在外才子回抚联系“两头”不断线。

  今年6月26日,吴茶香再次陪同抚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玉兰赴京开展抚商才子大走访活动。

  跟以往一样,吴茶香的行李箱里装了一大摞“一信两表”,即《致福州及在外乡贤的一封信》和抚州籍在外企业家与优秀人才基本情况登记表。这次走访,他们看望了抚商才子60余人,收集各类人才信息资料50余份。

  按照要求,抚州的5个走访组今年至少要走访50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抚州才子,“相关进展都要在活动简报里呈现,并有进度表实时跟踪。”吴茶香说。

  而抚州才子们每次返乡时,也都会得到不同层面的关心。

  陈芬儿每次返回抚州,都要悄悄告诉顾顺和:“千万不要告诉市领导。”

  倒不是嫌麻烦。一方面,这是陈芬儿的个性使然。另一方面,抚州市委市政府对高级人才的重视也可见一斑。陈芬儿觉得,老是麻烦市领导,觉得不好意思。

  其实,不嫌麻烦恰恰是抚州党政领导的作风。“隔一段时间,市里的主管领导就邀请我去办公室坐坐、聊聊,谈谈企业发展有什么问题。”易德福说。

  就连蓝天虹等年轻人,也都能经常见到市里各级领导,并直接反映企业难题。

  “我们当地话叫‘作兴’,就是很尊重的意思。”吴茶香说,“市里各级层面都把尊重人才放在第一位。”

  肖毅还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去年3月份的抚州科技创新大会上,陈芬儿是受邀专家之一。会议最开始,他的座位被安排在了台下当听众。

  会议流程很顺畅,肖毅发言时却直言:我们对人才的尊重还是不够啊。陈院士怎么能坐在台下呢?“人家是院士,比我们的‘官儿’还大呢。”肖毅对记者说。此后,陈芬儿再返乡参加类似活动,都在主席台就坐。

  就是受这种乡情、尊重感染,易德福毅然放弃了之前所在企业的1000万元股权,“就当我还给老板了,”易德福说,“我要回来干一番事业。”

  同时,抚州还通过设立每年3000万元的市本级专项扶持资金、简化返乡高层人才创新创业审批流程、税收优惠扶持、开办“创业大学”等措施为人才回流助力。

  倒逼管理体制改革

  “抚州有句土话,‘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人才就是要补锅的,抚州就是锅要补的。”顾顺和说,“抚州的‘双返双创’就是要做好‘搭桥’工作,让才子们返乡能够及时发光发热。”

  才子们返乡后,一些高科技人才主攻科技创新。比如,陈芬儿的博雅欣和就是生产他汀类药物的高端医药企业,易德福的德义半导体是半导体行业的引领者,曾金辉担任董事长的迪比科公司又是新能源动力电池的领航者。

  目前,抚州已经成功建成8个国家级科技平台,78个省级科技平台。2016年R&D(科技研发)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65%,增速全省第一。

  还有一些才子返乡后主攻产业升级、业态创新。长期以来,抚州的产业结构固化明显,现代金融、现代服务、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严重匮乏。

  如今,在这个市区只有三五十万人口的中部地级市,也出现了北上广深常见的众创空间——“一杯(E-bank)众创空间”。这个众创空间就是一个刚刚毕业没几年的女学生蓝天虹搞起来的,“一杯清茶谈创业。目前,已经成功签约110余家创业团队,招商登记的创客达300余户。”

  从加拿大留学回来的女学生周晶,则在临川区创办了龙鑫生态养殖,开始了一名“90后”的生态有机农业梦。公司还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引进了国家级专业技术团队,彻底改变了“面朝红土”的农业老样子。

  不过,随着返乡才子越来越多,加上2017年“活动提升年”里,抚州准备全年引进300名以上抚州籍高层次人才返乡创新创业,抚州科技管理上的一些制度短板逐步显现。

  抚州曾有一个科技情报研究所,是市科技局直属的事业单位。“30多年前科学大会召开后,学习国外先进科技成为浪潮,相关科技翻译人才都进了这个所。当年这可是好地方的嘞。”顾顺和说,“但是,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这个所已经处于‘僵尸’状态了。”

  返乡才子越来越多,科技工作越来越重,人手却严重不足,“整个科技局编制才有12个,新增编制又不可能。怎么办?”顾顺和说,“我们就按照中央和省关于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要求,在全省首创地把这个所改为科技项目管理所,负责对财政科技计划的需求征集、指南发布、项目申报、立项和预算安排等工作,重新激活了这个单位。”

  如今,在“人才优先、企业优先、科技优先”的浓厚氛围里,一大批人才、项目纷纷落地抚州。2016年以来,抚州已经成功引进5名院士、25名博士、136名硕士返乡创新。

  “说实话,抚州重视科技、重视创新,还是晚了些。”陈芬儿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说,“但越是这样,越要加油,我也愿意尽自己的一点力量。从去年到现在,我待在抚州的时间比在复旦都长。”

  这种回报家乡的热情在年轻人身上也得到了传承,“‘双返双创’就是点燃了我们心中的一把火。”蓝天虹说,“我们回来得没错。”(李洪磊)

(责编:刘梦妮(实习生)、申亚欣)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