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今年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 扩增产科床位【3】

2017年01月22日18:19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财新网记者:

二孩政策实施一年了,这一年政策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在一些落实方面,比如医院床位等等方面,北京等地出现了产科床位一床难求的现象,现在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2017-01-22 16:10:25

秦耕:

一床难求,不是全国普遍现象,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尤其是在三级医疗机构。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全国各地都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去年下半年,我们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我们五家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若干意见》,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部署。我们强调要求各地在充分摸清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调整存量,做优增量,补齐短板,提升能力。我们要求在一个区域内每千分娩量达到17张产科床位,假如达到这个值,基本上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怎么满足这些床位呢?从几个方面:

一是调整扩增,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力。我们通过助产机构的科室间、科室内床位的调整,来尽可能的、尽最大能力扩增产科床位。

二是采取分级建档的制度,对孕妇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来引导合理分级建档,假如说在孕产期保健过程中发现一些高危因素或高危风险,助产机构可以给予干预和治疗,转运到相应的三级医疗机构。讲分级建档,实际上也是充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做法,大家不要都跑到三级医院去。

三是联合互动,我们通过建立妇幼健康的联合体,通过远程会诊、对口支援等等,来带动基层的服务能力。也就是让孕产妇能够在二级助产机构保健和分娩,让他们心里放心、踏实,生得好、生得安全。

着眼长远,我们要落实“十三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里面对妇幼健康体系的建设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增8.9万张产科床位,争取在“十三五”前期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建设,确保转诊通道通畅,提升我们供方的能力。

加强机构建设、补齐硬短板的同时,我们要补齐软短板,加强紧缺的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儿科医生、产科医生、助产士等等,希望在“十三五”期间,增加紧缺人员14万人,软硬结合,来提升我们的服务能力。2017-01-22 16:12:05

新华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请问秦司长,前两天全国妇幼健康工作会议上,马晓伟主任也多次提到母婴安全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也提到说2017年和2018年很有可能迎来生育高峰。我们想了解,现在基层具体的接诊和妊娠分娩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有没有能够做好基层能力,从基层确保母婴安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话,您认为今后还可能有哪些困难?谢谢。2017-01-22 16:15:00

秦耕:

谢谢你的建议。我们要做好顶天立地的设计。立地,要打好基础,强基层,强基层是永远的主题。刚怀孕以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档,免费享受孕产妇健康管理,有些是在乡镇卫生院可以进行分娩。到了一定时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适时给她转到二级或者三级助产机构。在对孕产妇进行定期健康管理和密切监测的基础上,如果发现了高危因素或者高危现象,可以及时转到上级医疗机构,对她进行诊治,保证她后续的治疗和分娩。所以基层是很重要的,一是要做好日常孕产妇健康管理,二是有效识别高危,及时转送。上级医疗机构要发挥指导、带动、辐射作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生孩子是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有时候也会碰上羊水栓塞等风险,这需要我们既要做好日常保健,又要做好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的抢救,这要依靠我们综合实力强的上级医院发挥作用。所以既要顶天、又要立地,两者结合。2017-01-22 16:38:02

南方都市报记者:

请问秦司长,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有没有抬头的趋势?我们现有的手段能不能预防好?第二个问题请问杨司长,对2017、2018年甚至未来五年出生人口的形势,是不是还会保持继续增长?谢谢。2017-01-22 16:42:21

秦耕: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出生缺陷是一组的疾病,大概有八千到一万多种,比较复杂。咱们国家总的发生率是5.6%,是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发达国家是百分之四点多,欠发达国家是百分之六点多,一两年时间不会有大的变化。同时,我们聚焦常见的几个病种进行监测。除了先天性心脏病有所升高外,其他22种疾病,这些年来都在逐步下降,尤其是神经管缺陷,2009年以来,我们实施了很多妇幼重大服务专项,其中有一个专项是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项目,对神经管缺陷的干预效果是非常好的,从以前的第三位到降到第九位了,可能再过几年就是十位以外了。

先心病的升高,有多种影响,我们的检测能力、发现能力提高了、增强了,看得多、查出来的多,所以数量也多了。同时,现在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有一些不是很严重的,严重致残致死的病,出生以后,适时做手术,能及时治疗好,所以这一类的出生的也相对多了。2017-01-22 16:47:55

杨文庄:

我介绍一下第二个问题。应当说,我们在生育政策调整过程中,对生育变化一直有预测,也在密切监测。根据我们预测,2017年,包括“十三五”期间,出生人口应当继续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因为出生人口受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影响,受育龄妇女数量变化的影响,也受其他经济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收入、托育服务、女性就业等等的影响。所以出生人口变化确实需要综合研判。我们预计,2017年全面两孩政策效应会进一步显现,生育水平稳中有升,出生人口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

根据之前的测算,“十三五”期间是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特别是全面两孩政策效应集中释放的一个时期,年出生人口在1700-2000万人之间。需要特别关注两个方面情况。一个是“十二五”期间育龄妇女总量每年减少350万左右,到“十三五”期间,育龄妇女总量减少的幅度要更大一点,每年减少500万人左右。所以,在育龄妇女减少的情况下,由于生育政策调整完善,整个出生还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说明政策效果还是得到显现的。

再一个,“十三五”期间还要关注群众在生育方面有些什么困难和问题。我觉得“十三五”期间是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非常关键的时期,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群众在生育、养育方面的困难和诉求,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比如加强助产服务、加强妇幼保健能力的建设、加强托育服务,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劳动权益等等。这些工作都要做,“十三五”期间要努力构建一个生育友好、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的社会环境,减少群众的后顾之忧,使生育政策调整发挥应有的效应。谢谢。2017-01-22 16:48:17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

想问杨司长三个问题。2015年和2016年,能说一下具体的二孩及以上出生情况吗?第二个问题,我自己算了一下,2015到2016年增加人数来看,增加的幅度是8%。这个增加幅度对你们来说是预料之内,还是超过预料?怎么评价?第三个问题,这个增加的情况有没有地区的特色?比如说沿海地区比较高,内陆比较低,或者大城市还是高等等?2017-01-22 17:00:56

杨文庄:

我们有2015到2016年出生孩次情况,刚才我已经给大家作了介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口径,2015年出生1655万,2016年出生1786万,2015年、2016年二孩及以上比重都超过了45%,比政策调整前的2013年确实都有明显的提高。从卫生计生统计数据看,有关情况也是一致的。

再一个,刚才你说增幅8%,这个增长幅度是符合我们的预判的。我刚才也已做了回应。

第三个,出生人口增加的地域分布确实有差异。比如,东北和华北的一些省区生育增加更为明显,这反映了在北方确实有羊年效应的影响。同时,大体上看,东部地区、城市地区政策效应要相对更明显一些。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城市地区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人群要多一些,加上流动人口跨地域生育等情况,所以显示出了一定的地域特点。谢谢。 2017-01-22 17:15:37

主持人:

感谢两位领导给我们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解答。

如果大家没有问题了,我拜托大家一件事。今天我们还给大家准备了发布材料五--春节期间健康提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最近媒体都在集中报道有关春节的信息,充满了快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怎么能做到快乐、祥和?我认为健康非常重要。我们知道每到春节的时候,急诊的病人多、外伤的病人多、酗酒打架闹事的多、老人孩子生病的多,这都是非常让人痛心的。本来是希望全家团圆,好好过个节,出这些状况,这非常让人痛心。我们请专家为今天这场发布会专门准备了这份发布材料,请大家能够通过你们媒体平台,向公众强调健康,强调再强调。在材料中包括这样几个内容:2017-01-22 17:31:12

主持人:

第一,要注意平衡膳食。春节期间我们有合家团圆,朋友聚餐的习惯,请大家提醒广大公众注意平衡膳食,材料中有很多详细的信息,我就不一一去念了。

第二,要提醒大家戒烟限酒。抽烟和过度饮酒不论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有害的。我们现在都非常关心雾霾,但也应该关注我们自己家里的雾霾。比如二手烟,专家已经反复指出了,二手烟是指空气当中如果受到烟雾的污染,人也就会吸入烟雾,在密闭的房子里抽烟,造成的健康伤害不比雾霾低,特别是有老人、孩子的家庭,更要注意不要在家里吞云吐雾。酒喝多了,不但对自己身体不好,他还可能出去闹事。要是喝了酒再去驾车、从事机器操作,就更容易发生危险。 2017-01-22 17:34:28

主持人:

第三,谨防呼吸道传染病。春冬季本身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有一些基础病的,比如说慢阻肺,有这样一些疾病的人更容易被诱发呼吸道的疾病。近期,H7N9流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的确,进入12月我国部分地区H7N9疫情呈现上升态势,中国疾控中心风险评估认为,目前,我国已进入人感染禽流感疫情高发季节,疫情总体特点未发生改变。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内地H7N9疫情仍呈散发态势,不排除在南方部分地区病例持续出现等情况。对此,我委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及早部署,已经于1月4日召开了全国冬春季传染病防控视频会议,指导各地加强疫情防控,并强督导检查。二是积极发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作用。加强多部门信息沟通和措施联动,指导疫情防控重点省份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在发现动物流感疫情时,有效落实“三同时”原则,也就是同时到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进行疫情处置。三是强化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四是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希望媒体朋友多提醒公众注意,随着春节的来临,人流、物流的集散,将增加呼吸道疾病传播感染的机会。专家建议,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病死禽类,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若接触,须尽快洗手;应购买有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加工处理生禽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应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保持正常的作息,加强体育锻炼;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这些知识,我们在发布材料里也都有介绍。2017-01-22 17:34:51

主持人:

第四,雨雪天气健康防护。要提醒公众防止冻伤、防止寒冷带来的疾病和伤害。

第五,雾霾天气要做好健康防护。前一段时间,各个部门,包括北京市,都做过关于雾霾治理以及雾霾天气健康防护的提示,也希望大家能够向公众传达这种信息。公众能做什么?比如雾霾天气要尽量减少外出,外出要佩戴口罩,要科学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可以在家里使用空气净化装置。还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减少雾霾,比如说我们倡导绿色出行,尽量少做煎炸类食品。我们的习惯是油炒烹炸的比较多,专家做过试验,如果在雾霾天气里,再做这样的餐食,房间内PM2.5的浓度是会大大增加的。这样的科普希望大家既在春节期间集中做,也细水长流持续做所以为什么开始说是拜托大家呢?就是给大家留一点功课,持续不断地进行正确的科普宣传,不怕反复说,目的就是一样,除了医生,咱们健康记者为公众的健康更多地做一些贡献,提供一些细致入微的健康提示,逐步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这一点非常的重要。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 2017-01-22 17:35:02 

(责编:王吉全、崔东)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