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尔木:横空出世莽昆仑【4】

余清楚 张玉珂 王浩 申亚欣 杨丽娜 杨阳 马盛楠

2016年08月15日08:44  来源:人民网
 

一条路——

升级“旱码头” 打造立体枢纽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天路》嘹亮的歌声震慑人心,久久绕梁。锃亮的铁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向高原深处延伸,化成两道耀眼的光束。

十年前的7月1日,全长1142公里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标志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

修成这条“天路”有多么不容易?从当年国际社会的评价可见一斑,“有史以来最困难的铁路工程项目”“世界上最壮观的铁路之一”“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

格尔木火车站

作为青藏铁路的重要节点城市,生活在这里的三代铁路人,见证着这条“天路”的每一步变迁和成长。

格尔木车务段的副段长杨书铭,是1983年第一批来到格尔木火车站的铁路人,他在这里度过33载春秋。“大沿帽、蒸汽机车、煤油灯”是杨书铭刚到格尔木站的最初印象。

皮肤黝黑,被亲切称为“花站”格尔木车务段南山口站的站长花映海,则是格尔木的第二代铁路人。“东风4型内燃机、双线电气化贯通”,花映海感慨着铁路技术的更新换代。

90后小伙制动员梁立栋年纪不大,但已经工作了5年的时间,伴随着鼠标长大的一代,又为格尔木火车站注入新的活力。“数字灯显、卫星定位、无人站”,是梁立栋眼中第三代铁路人的工作常态。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开通前,进出藏的物资运送有95%都通过格尔木中转,故而这里有进藏“旱码头”之称。青藏铁路格拉段通车运营后,格尔木火车站更加繁忙。这个偏于西北一隅的车站,十年间旅客发送量增幅达48.6%,货物发送量由2006年551.5吨增加到2015年1558.2吨,十年间货物发送量翻了近三倍。

火车行驶在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特大桥

“天路”的贯通,让沿线群众的出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Z21次列车上,人们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回家的路变短了,从格尔木至拉萨上千公里仅需14个小时车程。

“现在,格尔木基本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民航和管道运输等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青藏、青新、格敦三条公路干线形成交汇,青藏铁路穿城而过,格敦、格库铁路加快建设,格尔木机场已具备夜航条件。”格尔木市交通局局长王有胜介绍说,“格尔木向外发展已经有了四通八达的坚实依靠,由仅仅承担西藏中转任务的进藏‘旱码头’,蜕变成为西部地区通往藏、川、新、陇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座因“路”而兴的城市,始终把交通运输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面向“十三五”又提出更高目标——

公路方面,完善公路路网结构,加密公路路网及改造提高公路等级,境内国省干线建设里程为309.5公里。铁路方面,规划建设格成铁路、青藏线(格拉段)增建复线铁路和格昆铁路等干线铁路,形成东至西宁、北达敦煌、南去拉萨、西抵库尔勒、西南至成都、昆明的“卡”字形路网结构。航空方面,完成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适时开通格尔木至乌鲁木齐、北京、上海等地航线,逐步完善机场的次枢纽作用。

“铺路、架桥、插翅膀”,格尔木正在向着中国西部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和青藏高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昂首迈进。 

“阅尽人间春色”,格尔木风景独好!

(责编:曾伟)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