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之二
占领道义制高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进行的反腐败斗争,开展的国际追逃追赃,顺党心合民意,是正义之战。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理直气壮,占领道义制高点,牢牢把握主动权和话语权。
去年以来,我们启动“天网行动”,集中公布100名涉嫌犯罪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的红色通缉令,将一批外逃多年的犯罪分子缉拿归案,国内外高度关注、反响很好。我们主动提出一系列反腐败国际合作倡议,呼吁构建国际反腐新秩序,要求一些国家不要成为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原来有的认为那些腐败分子是他们手中的牌,现在却都成了手里的烫山芋。中国的追逃追赃工作在国际上赢得了话语权和主动权。
加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要进行坚决的外交和舆论交锋。过去,在国际上有人总想用反腐败问题来拿捏我们,采取“双重标准”,一方面拿外逃腐败分子做文章,给所谓的“制度污点”找证据,乘机对我搞抹黑攻击;另一方面又以法律和人权等为借口,客观上为腐败分子提供庇护所,对他们带去的黑金来者不拒。必须打破这种“双重标准”!反腐败是政治,但不能政治化。腐败分子偷走了国家和人民的钱财,是盗窃犯。他们通过伪造证件、非法出入境等违法手段逃出去,是彻彻底底的刑事犯罪,无论中国和逃往国家的法律,还是相关国际法都是不能容忍的。要摆事实、讲证据,揭露他们违纪违法、逃避惩罚的真实面目,让人们知道这些人的劣迹,使之成为过街老鼠,无论跑到哪里,都会被人戳脊梁骨、无法安生。
落后就要挨打,失语就要挨骂。开展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就要一边干一边说,加强宣传舆论工作。要主动发声,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坚决惩治腐败的故事,向全世界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反腐败主张;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对外传播,在国际舞台上主动发声,积极宣传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增强国际话语权。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不了解别国情况,不把外国法律法规和国际规则研究透,就无法有效开展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要加强国际反腐败问题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世界各国反腐败最新动态,研究分析腐败分子集中逃往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我国追逃追赃配套法规制度建设,研究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细化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实现国内法律与国际规则的有效衔接,为国际追逃追赃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在开放环境中推进反腐败斗争,就要透明自信、有理有据,利用各种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宣示我们惩治腐败的决心和立场,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和舆论氛围。
![]() |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