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 懂网 用好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体会【2】

唐绪军

2016年04月20日15: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标题:上网 懂网 用好网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上网似乎只是年轻人的事,很多领导干部不懂网也不会上网,因而对上网存有偏见,对网络民意也不屑一顾。如今,人民群众都上网了,领导干部再不上网就会成为群众的尾巴了!在今天新媒体时代,不会上网的领导干部,既不可能真正知民情,也不可能真正懂民意,更别说引导舆论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而要过好互联网这一关,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首先必须学会上网。只有热情拥抱互联网,善于利用互联网,才能让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正能量”。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再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以六个“及时”应对网上民意。他说:“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互联网是一种开放的、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平台,其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来源。因此,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基于其上的新兴传播产品的广泛应用,比如“两微一端”,就使得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每一个传播者与相应的传播产品相结合就可能成为一个媒体。

互联网的这种特性,极大地拓宽了个人及各种社会组织的表达渠道,某些个体和团体的信息传播与意见表达可以更迅捷地广泛扩散,甚至具有乃至超过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和表达力。一个微小的事件通过互联网的放大,有可能成为现实中的一个影响巨大的事件,线上的风吹草动也可能影响到线下的社会稳定。

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矛盾频现、危机频发、风险丛生的社会转型期,由于我国社会在人口、地域、民族、历史沿革和现实发展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这就使得社会风险呈现出极大的复杂性。因此,各级党和政府应对网上民意、引导网络舆论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及时”,抓早抓小。近几年无数网络事件反复验证了一个教训:贻误时机往往就意味着失控。其次是要分类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各种各样,有提出建议性意见的,有维护个人权益的,有吐槽的,有骂娘的,各有其缘由。作为服务者,各级党和政府就必须有针对性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到应对有方,举措得当。

(责编:袁勃)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