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依规治党纪实【3】

2016年04月18日19:27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制度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依规治党纪实

  完善机制 提升质量——党中央立足实际、把握规律,着力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推动党内法规工作全链条协同推进,党内法规质量明显提升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制定出高质量的制度规定,使其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本着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则制定新的法规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规制度,废止不适应的法规制度。

  ……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3年多来,党内法规工作统筹协调力度空前加强。党内法规工作推进过程中,还有更多“第一次”,推动党内法规工作逐步形成完整工作链条。

  ——中央书记处定期听取党内法规工作情况报告。

  2015年2月,中央书记处办公会议首次听取中央办公厅关于2015年党内法规工作计划的专题报告。从2015年起,中央书记处每年听取中央办公厅报告上年度全国党内法规工作情况和下年度工作安排,并作为一项制度正式确立下来。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中央党内法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建立。

  2015年7月,根据党中央要求,中央书记处协调建立了由中央办公厅牵头,中央纪委机关、中央组织部等13家成员单位参加的中央党内法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标志着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搭建起跨部门的会商协作机制。中央党内法规工作联席会议主要职责是研究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协调综合性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研究制定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推动已出台的中央党内法规的贯彻实施,等等。2015年8月,栗战书同志主持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对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制定规划计划、明确任务。

  2013年11月,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编制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正式发布,这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顶层设计的一项战略工程。

  《纲要》提出了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纲要》还明确了今后5年中央重要党内法规制定项目。同年12月,中央办公厅组织召开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会议,就贯彻落实《纲要》进行了部署。与《纲要》相衔接,中央办公厅2014年开始编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年度计划。

  ——摸清家底、夯实基础。

  2012年至2014年,中央部署开展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对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6月间出台的23000多件中央文件进行了全面筛查,共梳理出规范党组织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178件。

  经过两个阶段的清理,共废止322件,宣布失效369件,二者共占58.7%;继续有效的487件,其中42件需适时进行修改。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委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对本地区本部门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同步开展全面清理。通过集中清理,搞清了底数,一揽子解决了党内法规制度存在的不适应、不衔接、不协调、不一致问题,实现了制度的“瘦身”和“健身”,为进一步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打下了基础。

  ——确保一致、保证权威。

  长期以来,个别地方和部门存在着“红头文件打架”、“红头文件违法”等现象。

  为确保地方和部门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不同党章和中央党内法规相抵触,保证党章和有关党内法规逐级贯彻落实,中央专门制定印发了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建立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备案工作开展以来,涉及领域越来越宽,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备案审查党委及其部门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2015年党组工作条例印发后,将党组制定的党内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实现备案审查全覆盖。

  同时,地方党委按照下备一级要求积极推进本地区备案审查工作,目前市(地)委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已全部纳入了备案审查范围,一些省区市已下备至县、乡级党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全程管理、规范解释。

  针对党内法规解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15年7月,中央印发第一部关于党内法规解释的规定,对党内法规解释工作进行全面规范,促进党内法规统一正确实施。

  从编制规划,到法规制定,再到协同实施备案、清理、解释、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党内法规工作各个环节运转高效有序。

  同时,中央还建立起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强化同人大、政府、政协、军队法制机构在备案审查工作上的协作配合;召开全国党内法规工作培训会等,着力形成党内法规工作合力。

  各地也结合各自实际,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工作机构和力量。

  不断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带动党内法规质量明显提升。

  坚持开门立规。党中央制定出台每一部党内法规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等法规制定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挂帅,多次赴地方调研,多次主持召开部门和专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并将两个文件稿普发全党征求意见,凝聚全党智慧、形成最大共识。

  坚持问题导向。党内法规制定过程中,始终突出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法规制度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聚焦破解干部选拔任用中唯票、唯分、唯年龄、唯GDP等问题,破解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突出问题等,中央组织部制定的一批党内法规都在实践中收到明显成效。

  坚持要言不烦。每部党内法规都紧扣主题、精准定位、突出重点,突出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要求。地方党委工作条例的修订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原条例的40条经过修订调整为33条,重点更加突出,条例规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了。

(责编:袁勃)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