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小城何以有大爱

监利治吏(人民眼·本期聚焦·干部作风)【2】

本报记者 顾兆农 田豆豆 付文
2015年11月27日03:2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曾经是几乎没工业的“幺把子”

  4年规模企业数量增量超此前60多年之和

  农田大小不一、沟渠淤塞;通村公路通达率仅为12.7%,而且大多坑坑洼洼,“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村卫生室缺医少药,小病应付大病靠拖;供电紧张、电压极低,冰箱、洗衣机等电器成摆设,“家用稳压器”成为标配。农民负担沉重转而弃田外出打工,全县撂荒面积一度达30万亩,农民抗费抗税现象屡见不鲜……

  监利是我国水稻产量第一县,长期以来经济结构单一,农业占比大,几乎没工业,群众看不到富裕的希望。2003年,监利县农民人均收入2400元,低于同期湖北及全国农民人均收入。

  “监利过去的各种矛盾,发展慢是主要根源。”李新华分析。

  发展才是硬道理。

  江苏沭阳的面积、人口都与监利相似,也是农业大县,发展基础与监利差不多。1995年,沭阳的财政收入与监利相当。但到了2011年,沭阳的经济总量达到410亿元,是监利的近3倍;财政收入64.65亿元,是监利的16倍!

  沭阳为什么能?监利组织全县在职的所有科级以上干部,分4批去学习取经,历时两个多月。“震撼”“差距真大”……是监利许多干部的感受。“一定要转变观念,从现在开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再也不能等了。”黄歇口镇镇长宋敦才在学习体会中认为,沭阳的巨变是干部群众一起拼出来的,监利要想发展,首先要改变“等靠要”的惰政思维、消除“软懒散”的工作作风。

  监利一方面引外援,下大力气招商引资。2012年以来,先后成立46支专业招商小分队,签约工业项目151个,协议总投资近500亿元。

  “我们建立了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领导跟踪帮办制度,为投资者,特别是对政府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指定专人全程帮扶。”县工商局局长王小垓说,监利全力改善政务服务环境,项目落地之后,明确一个县直单位为其“保姆”,全程负责各项手续办理,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2013年开始,监利建立了“5+X”督办机制。当地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计划生育、社会综治、文明创建和一项重点中心工作进行督查,每月5日结账。每项工作通报后两名,最后一名上台当着全县200多名干部的面作检讨;连续两次末位上电视通报,三次免职。这一营造你追我赶氛围的“憨办法”,一直坚持至今。

  另一方面练内功,大力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由于感觉发展环境不好,监利本土企业家、福娃集团董事长谢松柏曾打算将企业总部搬离监利。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县委主要领导亲自联系公司,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谢松柏“用脚投票”,留在了监利。今年,福娃的销售额将突破100亿元。

  福娃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订单产销衔接方式,与全县20万农户签订了120万亩优质水稻订单,可帮助全县农户增收3亿元。谢松柏自豪地说:“我们大力推广良种,现在公司监利基地的水稻收购价,几乎是全国最高的。农民兄弟受益最大。”

  像福娃这样的龙头企业,监利共有63家,形成了粮食深加工、水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等六大优势产业体系。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00亿元,是农业总产值的1.36倍。同时,监利农业机械化程度也突飞猛进至全省领先水平,农民劳动强度大为减轻。

  王小垓说,目前全县共有市场主体3.6万户,比2012年增长50.3%。如今在监利,市场主体越来越多,吃拿卡要的窗口单位却越来越少,服务意识越来越强。

  今年上半年,监利玉沙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出口业务单证收集的报关员突发疾病,延误了出口退税申报。

  按规定,出口退税企业无正当理由延迟申请退税,税务部门将不予办理。监利县国税局获悉此事后,立即主动联系企业和荆州市国税局;荆州市国税局又与湖北省国税局联系。通过调查核实,县国税局决定在6月补办出口退税,让企业避免了116万元损失。

  企业发展得好不好,关键是看落地之后发展的“土壤”怎么样。好土壤才能养出“金娃娃”。2011年以前,全县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共57家。截至今年4月,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已达133家,4年增量超此前60多年之和。2014年,监利GDP增速达11%,农民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前列。

  监利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160万人口中,有49万人长期在外打工。而最近几年,随着家乡企业增多,每年都回流1万多人在家门口就业。

  “监利以前是‘幺把子’(最末位),现在发展了,大家扬眉吐气,信心十足。”黄镇说。

(责编:王政淇、刘军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