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盲人演出偶遇结为师徒 意外发现是亲姐弟【2】

2015年09月18日11:25  
 
原标题:两位盲人演出偶遇结为师徒 意外发现是亲姐弟

  她遇到一生的陪伴

  郑玉荣12岁就开始学唱戏。学过豫剧、曲剧、越调,后来专攻河南坠子。这是她给自己设计的谋生手段。她没有真正的老师,主要是听录音磁带跟着学,经常从后半夜就关在屋里学,一直唱到天亮。

  现在,她会唱传统大本书,包括《大明英雄会》《宋王私访》《包公访太康》《蹊跷案》《高梦鸾征北》。大本书一套几十集,每集都在一个小时左右,健全人看着唱本记上一套就非常难,她却都记在脑子里,而且还能生动地表现人物情感,外出试着演出,一亮相就赢得满堂喝彩。

  当时她想,早点自食其力多挣点钱,回报养父母。

  不幸的是,16岁那年,养父去世;18岁那年,养母去世。孤苦伶仃的她,只能搭班跟着别人去唱戏谋生,受尽磨难。

  2003年,在洛阳关林庙赶会演出,她认识了冯国营,冯国营坠胡拉得很好,也是一名盲人。后来两人一起成立了鲁山县玉容曲艺说唱团,还生下了一双儿女,令人高兴的是,兄妹俩都是健康可爱的孩子。

  弟弟的故事

  “为了给我治眼睛,家里卖了两头牛,借了好些钱”

  “姐,你慢慢说,喝点水,歇歇嗓子。”在郑玉荣讲述的过程中,身高1.76米的大男孩杨明明对她十分关切。

  1996年农历腊月十四,平顶山鲁山县已经有三女一子的杨文定,在宝丰县火车站的雪地上捡到了嗷嗷待哺的明明。

  “我爸说,当时就想着这是一条命,不能给冻死了。”明明说,从小到大,养父母和哥哥姐姐都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从没让他受过什么委屈,“小时候为了给我治眼睛,家里还卖了两头牛,借了好些钱。但因为我是先天性的,治不好了,做手术的缘故现在眼眶还有些塌陷。”

  从小杨明明就展现出艺术天赋,学越调唱旦角惟妙惟肖,因为家里穷请不起老师,养父就买磁带让明明听,学完一盘再买一盘。由于没受过正规训练,18岁时他的声带受损,唱不了高音,这也让他专攻起了河南坠子。

  这也促成了他和姐姐的相认。

  很多人说他们长得像,就做了DNA鉴定

  2011年正月,刚从洛阳演出回到鲁山县的明明,经过鲁山文化广场,这里正进行庆新春“说书一条街”民间文艺活动,许多唱坠子的班子都来了,有二三十个班子一起演出。但偌大的广场上,就属被特别邀请的郑玉荣摊子前听的人最多,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那天,郑玉荣唱的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散场后,杨明明不走,听说郑玉荣的眼睛也看不见,非要见见她。两个人见面后越聊越投缘。后来就在一起合班子唱戏。明明拜郑玉荣为师。

  时间长了,很多人都说他们长得像,问“你们是不是姐弟俩啊?”一开始他们也不信,用手互相抚摸对方的脸庞,也感觉像。后来听得多了,两人决定去做个DNA鉴定看看。没想到结果出来,两人竟然真的是亲姐弟!两个人禁不住抱头痛哭。

  明明和姐姐一样,也从未放弃过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

  “我小时候还是挺恨他们的,不过现在不会了,我只想问问他们,为什么要抛弃我和姐姐。”一直淡然自若的明明,谈起亲生父母却陡然蹙眉。

  而对于寻找亲生父母这件事,明明的养父母也都很赞同,明明的养父杨文定说:“毕竟那是他亲爸亲妈,孩子的想法我都会去尊重的。”

  

(来源:武汉晚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