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建中引领——电站标准化建设掀起热潮
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温州的成功实践,为全省标准化创建与达标工作开启航标。
2013年12月,浙江省水利厅在温州试点以及全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浙江省安监局联合出台《浙江省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办法》。2014年1月6日,《浙江省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首次达标评级工作实施方案》下发。此后,《浙江省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指导手册》《浙江省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制度汇编》《关于开展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试点工作的通知》相继出台,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
2014年4月29日,浙江召开全省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达标评级视频会议,全省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浙江明确了全省试点工作的路线图:从2014年开始,用3年时间完成总装机容量1000千瓦以上的758座电站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第一阶段为全省试点阶段,2014年完成不少于100座电站的试点建设;第二阶段为推开阶段,到2016年年底前完成其余电站的标准化建设。
经过标准化创建,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工作环境也明显改善。温州市白水电站的值班长杜玉真告诉记者:“以前电站运行许多操作都是手动,现在全是自动化,在电脑上监视、操作,既安全又省力。每个岗位要做什么、怎么做、责任是什么,都很清楚,工作起来轻松多了,收入也有所增加。”
在标准中规范——谱写规范化管理新篇章
安全生产管理中,人的行为因素极为重要。“让行为合乎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这是景宁英川电站挂出的一条红色横幅。
浙江省水电管理中心主任葛捍东说,在这次标准化创建活动中,浙江注重倡导全员参与,通过编制进度分析表,分解标准化创建任务,把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增强每个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通过达标评级的标准化电站,不仅要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齐全、厂容厂貌秀美,更要求人员岗位职责掌握、制度执行、台账数据分析处理等形成标准化流程。在这次农村水电站标准化达标建设中,浙江并不追求“快而全”,而是试点带动,逐步推开,力求县县有标杆,学比赶超中推进;先1000千瓦以上,再1000千瓦以下,逐级推进,逐步提高整体水平。
浙江省水利厅要求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适时开展多部门联合督查工作,督促电站对照评审标准和指导手册要求,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深入开展自检自查,并充分发挥当地农村水电行业协会和水电集团公司力量,组织专家定期进行指导,帮助电站解决创建技术难题。同时,要求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把农村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完成情况纳入部门考核。浙江省水利厅还把达标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财政资金安排比例、地方考核和大禹杯评选的重要依据,形成农村水电站达标评级的奖罚机制。
一场农村水电站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活动正在浙江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杨炯深说:“以前在国外以及电力等部门看到的电站,现在我们水利部门也有了!”一座座标准化农村水电站,如同山川明珠镶嵌在浙江大地上,为平安浙江、绿色浙江、美丽浙江增添光彩。 (作者:谢根能 张敏 郑盈盈)
(来源:中国水利报)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