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省府路小学的同学们自发组织成立了杭州话社团
原标题:18年大力推广普通话后杭州的小学又教起了“木佬佬”
昨天,浙江省暨杭州市第1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举行开幕式,今年的主题是“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
18年大力推广普通话,现在,学校里不会说普通话的,几乎找不到了。不过,又有了一个令人尴尬的局面:
“杭州话,你还来不来赛?”一个班31个学生,6个人听懂了这句话。
新学期,杭州省府路小学的华汗青老师教一年级,一摸底,班上40个孩子,会说地道杭州话的,只有一两个。
这些年,杭城一些学校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开设了杭州话课程,比如省府路小学、笕桥小学、饮马井巷小学、春芽实验学校等。
小伢儿到底要不要学杭州话?向来以“推普”为重任的小学,为何又教起了方言?
华汗青说,开课的考虑有三:一是会说杭州话的孩子太少;二是文化融合中,地方文化、方言作为一种非物质遗产,应该得到保护;三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兴趣课里加以提倡。
讲杭州话的伢儿
少得可怜
华汗青教书已经30年了,今年教一年级,还是学校教学生说杭州话的两名老师之一。
“我毕业当老师那时,学生都会说杭州话,一个班40个孩子,几乎没有不会说的。去家访,家长一开口就是说杭州话,说了一两句才意识到,跟老师交流得说普通话,又改说普通话。”华老师说,当时学生一下课,就用杭州话聊天,“我们当老师的,还经常去纠正,让他们在校园里说普通话。”
30年一晃而过,现在一个班40个孩子,会说杭州话的只有一两个。华老师说:“我刚带完一届学生,30个学生,会说杭州话的只有3个,而且不是很地道的,他们去参加杭州话的表演,我还要给他们培训,纠正他们不是很地道的发音。”
华老师是杭州人,她老公也是杭州人,她的父母、公公婆婆同样是杭州人,可她20多岁的儿子不会说杭州话。“我儿子小时候,正好在推广普通话,全社会都是这个氛围,所以我们跟孩子交流时,都是用普通话的。”华老师说,有时候老人跟孩子说杭州话,她还会去提醒,让大家说普通话。
“当时觉得孩子说杭州话,去幼儿园了还要学普通话,怕他跟不上。”华老师说,慢慢地,家里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对着老公说杭州话,一转头看到儿子,马上会改成普通话。”
0~3岁是孩子学语言的最好时期,错过了这个阶段,学语言就会变得困难一些。
华老师说,现在学生跟她学杭州话,跟学外语一样,只是记忆,一周过去了再回来说,不是忘了,就是语调变样了。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