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抗战遗迹

守护不可忘却的记忆(假日观察)

2015年08月15日04:0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图①:辽宁公安边防总队新入警警官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本报记者 辛 阳摄
  图②: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本报记者 潘俊强摄
  图③:重庆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全貌。
  图④:重庆李根固旧居修缮前后对比。
  资料图片

  东北三省遗迹联盟

  资源共享创新路

  本报记者 孟海鹰 辛 阳

  遗迹分散是东北三省抗战遗迹分布的一大特点,这些遗迹犹如点点繁星,散落在白山黑水间,给保护带来了不小困难

  今年6月,由“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15家重要抗战遗迹单位发起创立的东北抗战遗迹联盟成立,目前共有110处抗战遗迹单位加入了该联盟。同时,东北抗战遗迹联盟网站正式启动运行,“东北抗战遗迹联盟成员单位展示”大型展览也同期向公众开放。

  东北抗战遗迹联盟的成立,能否拉开东北抗战遗址集体性保护和推广的序幕,如何才能让散落于辽吉黑的抗日英雄足迹永远生辉?

  “抗战遗迹分散,是东北抗日斗争的真实写照。”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处长王益田认为,“从辽东山区到鸭绿江畔,处处都是抗日游击队和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的战场。”当年的东北抗日游击队,游弋于深山老林中,抗战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开的。

  遗迹分散是东北三省抗战遗迹分布的一大特点,这些遗迹犹如点点繁星,散落在白山黑水间,却给保护带来了不小困难。

  2014年,辽宁省文化厅进行新一轮全省抗战纪念设施、重要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情况排查,排查设施遗址200余处。抗战遗址多分布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保护难度较大。以柳木桥抗联密营遗址为例,该遗址是东北抗联的一处重要遗址,对研究东北抗联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该密营地处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柳木桥村东北的大山深处,选址极为隐秘。

  东北抗战遗迹联盟轮值主席、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院长王志强说,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抗战遗址保护工作做得比较到位,列入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的抗战遗址保护还有欠缺,甚至一些战场遗址因地处偏僻,又没有任何建筑物,已经逐渐湮没在人们的记忆中。

  8月15日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放的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于1968年由阜新矿务局建立,2007年移交阜新市人民政府。自建成以来,历经40余年时间,未经任何大规模的维修,加之建馆之初建设标准较低,导致纪念碑片帮脱落,遗骨馆狭小、简陋,水、电、暖等配套设施基本没有,遗址多处破损严重。2014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迅速落实对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的维修改善工作。纪念馆随即闭馆并立即进行全面的抢救性维修保护。仅用10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各项维修保护工作。

  “为数不少的抗战遗址,具体管理单位和使用单位并没有财力,也没有渠道去争取专项资金。而作为保护主体政府,由于财力等原因,目前还不能做到顾及每个抗战遗迹。”王益田说,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抗战遗迹的保护和宣传越来越重视,“我们也在不断思考一些新思路使抗战遗迹得到更好的保护”。

  王益田提出“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大大减轻遗迹保护所承担的费用负担。比如吉林省长白山区,不仅是杨靖宇战斗的地方,还是旅游胜地。这些战斗遗迹上,我们建立了纪念碑,有的还建立了纪念馆和展览馆。将红色旅游和绿色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单纯的红色旅游,很难保证遗迹的经费。但保护性开发则可以寓教于乐,还事半功倍,遗迹也很快能为大众所知”。

  抗战遗迹联盟是中国东北地区首家保护研究展示抗战遗迹的区域性民间组织,“虽然联盟还是民间组织,只能通过展览集中展示上线、制作图书、网站等办法来扩大影响力,但平台内各个成员可以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平台和活动推广,让抗战遗迹展示活动走进社区、走进学校等,提高大家对于抗战遗迹的保护意识,让更多人全面了解东北地区14年抗战历史。”王志强说。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地址: 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

  开放时间:冬季9:00—16:30

  夏季8:30—17:00

  (周一闭馆)

  ◆伪满皇宫博物院(博物馆)

  地址: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

  开放时间: 5月1日至10月7日,8:30至17:20。10月8日至翌年4月30日,8:30至16:50。

(责编: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