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音乐"黑名单"背后产业链:主流传播"闸口"不能失守【2】

2015年08月12日18:38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网络音乐"黑名单"背后产业链:主流传播"闸口"不能失守

  上千元的制作成本撬动万元的经济利益

  姜胜楠告诉记者,一首网络歌曲从创作到成品仅需上千元。只要有曲、有词,请人编曲,在二、三线城市随便找一家录音棚就可完成,甚至有声卡和话筒就可以自己录音。

  《2014年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年度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网络音乐市场总体规模达到75.5亿元人民币。随着近年来网络文化的勃兴,传统音乐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争相进入这一领域。

  中娱智库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获得网络音乐相关业务经营资质的企业总数为1034家,其中新增企业有339家。新增的网络音乐经营企业主要来自北京、广东、上海、四川等网络文化经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

  姜胜楠透露,创作者将歌曲版权通常一次性卖给专业传媒公司,这一环节在北京的均价为2000元。看似不高的买断价格,却给一心想“红”想“火”的歌手带来更多“商机”,走穴机会增多,以及用打广告等炒作方式带来数万元的利益分成。

  “越来越多低质、口水化的网络歌曲,给专业音乐市场以致命打击。”姜胜楠还指出,盗版猖獗,传统音乐市场被长期挤压,著作权人把音乐当作廉价商品出售,专业市场愈发混乱。“其实许多‘神曲’的创作人并不是不会写歌,而是为了谋生,不得已写一些‘口水歌’。某种程度上,很多音乐人丧失了尊严。”

  高东旭指出,随着唱片销售渠道日益狭窄,国内一些音乐公司纷纷转型,靠版权、现场演唱会以及歌手商业代言维持。虽然知名网络歌手也层出不穷,但由于专业度、团队等问题,难以形成气候。

  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宋乔认为,技术手段的革新带来了出版的便利,也造成了歌曲种类庞杂。回想上世纪90年代初,一首单曲的制作费高达10万元人民币,歌曲制作精良,团队整体音乐素养高,一张专辑销售上百万份。如今,伴随互联网丛生的各种迎合世俗的快餐文化,缺少精细的打磨,整体素质不高,拉低国人的审美,更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规范网络音乐还需守住“闸口”

  著作权法第4条规定:“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李伟华解释,这说明音乐作品等的传播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否则有可能遭到禁播或下架。著作权法在保障著作权人私人利益的同时,更有兼顾文化传播与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

  记者从文化部了解到,2009年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网络音乐内容审查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网络音乐内容审查报审程序,同时要求经营单位规范网络音乐经营行为,要求文化行政部门加强网络音乐市场监管。

  2011年文化部通告两批共200首未经内容审查或备案的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要求各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行业网站、娱乐网站以及企业或个人网站,对“黑名单”所列网络音乐产品立即删除。

  宋乔认为,网络的“毒歌”就像洪水泛滥,禁令可以把洪水堵住,但促使网络音乐健康发展,应疏堵结合。除推动企业自审制度建设,加强企业自审人员培训,相关数字音乐发布平台要具备自己的审查机制,增强自律意识。

  李伟华提出,要逐渐改变这一现状,除完善立法和加强监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网民尤其是低龄网民的文化审美水平,引导建立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环境,促进整个网络音乐内容及水准的提升。

  “尊重原创作者和版权人,创作更多积极向上的歌曲,让中国音乐市场更加昌盛。”姜胜楠提出加强惩罚措施,让政府、法律、市场强强联合、长期联合,共同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作为一名“50”后作曲家,宋乔最近也开始尝试数字音乐发布,他呼吁更多老艺术家也能运用互联网手段把自己优秀的创作成果加以“转化”,守住主流渠道的“闸口”,让更多好的音乐,通过现代化发布平台,走进百姓生活。

  上一页12 上一页12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