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10日14:55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服务职工显真情,倾心竭力为群众解难
“从区总工会到街道总工会,一直对我们家都很是关心照顾。不仅逢年过节会上门慰问,平时工会干部也会到家里嘘寒问暖,总是实实在在帮助解决困难。”家住渝北区宝圣湖街道宝圣东路一巷的王晓琼身患肢体残疾,丈夫去世得早,女儿女婿又没有稳定的工作,家庭生活曾经十分困难。近几年,在当地工会组织的帮助下,王晓琼一家正逐渐走出困境,开始迈向幸福生活。
真心实意为职工服务,倾心竭力为群众解难,是渝北区总工会长期以来的坚持。
近年来,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职工群众,渝北区总工会着力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大力推进职工服务(帮扶)站点建设和做实帮扶工作品牌,切实让职工群众从下到上都能找到工会、反映诉求、得到帮助,真正成为职工群众能说心里话,能办实在事的“娘家人”。
——全方位提升职工素质
为职工服务,涉入到方方面面。渝北区总工会坚持把提升职工综合素质,作为服务职工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我们致于建好用好工会‘大学校’,主动当好职工培养的引领者,引导职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渝北区总会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他们坚持不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以及文化体育活动,努力使职工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化需求得以满足。
围绕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渝北区总工会以主题教育、技能提升、文体活动为重点,着力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思想引导。他们切实把思想工作与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最现实的困难结合起来,利用《重庆时报》工会版、《渝北工运》等媒体加大篇幅、增加时段,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宣传积极投身改革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职工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跟党走。
同时,把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素质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推动企业按照国家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完善技术工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打造一批职工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推动企业普遍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技能比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技师带徒等活动。并积极鼓励开展评选“金牌工人”、“首席员工”、“技术能手”等活动,努力培养造就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造的职工队伍。
笔者了解到,渝北区总工会还深入推进职工文化建设,强力推动向基层和一线职工“送文化”活动常态化,每年送电影保持在10场次以上,送文艺演出5场次以上,切实增强职工队伍凝聚力和活力。并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平台作用,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数字化平台建设,开展“争当学习型职工读书活动”,引导职工群众自觉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帮贫扶困不遗余力
“要是没有工会的帮助,帮我筹措了大学学费,我今天不可能在大学里安心读书。”正在读大一的周鸿对笔者说,去年高考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本该欢天喜地,但他和家里人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贫困的家庭无法支付高昂的学费。就在一家人愁眉苦脸的时候,渝北区总工会站了出来,在去年8月举行的“金秋助学”资金发放仪式上,周鸿幸运地成为助学对象之一。
据了解,作为帮扶工作品牌之一,渝北区总工会去年共筹资150万元,帮助约200名困难职工子女圆梦大学,120名高中学生完成学业。此外,在去年“六大节日”来临之际,他们共筹措资金120多万元,看望慰问建档困难职工3321户、全国劳模4名、省部级困难劳模12名。并为全区159个单位的22000余名职工购买了职工医疗互助保险。
同时,对在“9.13”特大洪灾中受灾的企业和职工送去30余万元的专项救灾资金;组织微型企业创业培训328人、创办微型企业117户;启动“春风行动”,与区人力社保局联合举办大型招聘会5场,提供了近3000个岗位,帮助2000余名失业人员解决了就业难题。并落实价值25万元的清凉药品,走访慰问了重点工程、关键岗位的一线职工约500人,帮助他们平安度夏。
为了让职工群众从下到上都能找到工会、反映诉求、得到帮助,形成帮扶—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渝北区总工会全面加快推进职工服务平台建设。去年以来,他们稳步推进“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向“职工服务中心”的转型升级,基本构建起包括区职工服务中心和镇、街道职工服务站、村(社区)工会服务站在内的工会三级服务体系,在每个镇、街道至少打造了1个示范典型。
持续推进做优职工互助保障活动,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多更实惠的普惠化服务;拓宽社会爱心资金筹集渠道,不断深化助学活动成果,做实做靓六大节日帮扶工作品牌,为困难职工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优质服务……在今天的渝北区,无论职工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无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也无论身处城市还是基层乡村,工会都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为其提供帮扶服务,为他们送上一份温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