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的简朴生活
南溪村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阻塞,一直与外界处于隔绝状态,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村落的原始风貌和自然形态。2010年,南溪村荣获安徽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2012年,南溪村正式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一批)。至此,“久藏深山无人问”的南溪古寨终于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重新展现于世人面前。
目前,南溪村约有村民700户,其中绝大部分仍为金氏子孙。为了生计,村里的成年男子大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家园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而随着南溪村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与匈奴文化有关的民俗旅游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除大力保护村庄的原始风貌外,还积极着手申报文化遗产等项目,从而加快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生活在南溪村的这支匈奴后裔的文化和历史传承则显得尤为重要。据了解,南溪村的金氏后人尽管已被完全汉化,但仍有少数人通晓匈奴语言,现年53岁的金晓桂就是其中的一员。金晓桂是土生土长的南溪村人,她自幼生活在这里,就连嫁人生子都没有离开过村庄。她会说几句匈奴语,会唱匈奴歌,也会跳匈奴祭祀舞,而这些都来源于南溪村祖辈的口口相传。谈到匈奴文化的留存问题,金晓桂说,现今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仅有的几个会说匈奴话、会唱匈奴歌的老人都已是耄耋之年,而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来经济发展了,外地游客多了,村里的年轻人能够回归家园,这既能让老人们得享天伦,同时又解决了祖先遗留下的匈奴文化的传承问题,“搞旅游是好事,我们老了,农村经济又困难,孩子们不得不出去,等到经济发展了,孩子们在家做生意,老人也有人照看,这样多好啊。现在,这里(旅游开发)还没有弄好,等弄好了,他们一定会回来,一定会的。”
![]() |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