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氏三兄弟设计的纪录片海报
原标题:河南新乡三兄弟为逝去的父母拍纪录片,耗时8年多
跋涉数千里,为了体验父亲工作的艰辛
不惜到父亲工作过的厂里干1年劳力
核心提示:在母亲逝世10周年那天,新乡的申长云、申长明、申长久三兄弟没有选择请戏班子、放鞭炮的传统形式,而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在父母生前居住的家属院播放他们拍摄的纪录片《不能忘怀的爱》,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缅怀和对家庭的感悟。
为了拍这部纪录片,兄弟三人整整耗时8年,跋涉数千里,花费数万元,拍了1000多个小时的视频素材。他们5赴山西山区,追寻母亲的踪迹;他们与老邻居聊起往事抱头痛哭;他们甚至到父亲工作过的厂里干1年苦力,来体验父亲当年的工作环境。
郑州晚报记者 路文兵 文/图 新乡报道
缘起 “这么辛苦,就是为了把父母留住”
“家就是有亲人和亲情的地方,家是生活的起点也是生活的终点。我的父亲母亲,就是我家的苍穹。”
4月14日上午,在新乡市一家影像工作室内,申长云、申长明、申长久三兄弟再次重温了他们拍摄整理的一部纪念过世父母的纪录片——《不能忘怀的爱》。
虽然这部片子他们已经看了无数次,但每次结束的时候,三个年逾不惑的男人还是会动容落泪。“每次在片子里看到他们的音容笑貌,总觉得他们还陪在我们身边。”申长明说。
三兄弟的父亲申连成,生前是新乡砖瓦厂的工人,曾被评为市劳模,还当选过河南省人大代表,于1994年逝世;母亲李文英也去世10年整了。
“我的父亲母亲基本上不识字,但我们的父亲一直教育我们‘克勤克俭、无私奉献’,而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则让我们兄弟姐妹懂得了家的含义。”说起拍这部纪录片的缘由,申长明说,母亲过世后,他们兄弟姊妹5人一直在商量,用什么方式来纪念双亲,把他们的责任和爱在这个家传承下去。
“传统的放鞭炮、唱大戏、鼓吹手,我们也考虑过,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直到我们无意间看到《山有多高》这部纪录片,激发了我们拍纪录片纪念父母的灵感。”大哥申长云说。
《山有多高》是一位台湾导演为纪念父爱而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获得过第39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兄弟仨凑一起看完后被纪录片里的情怀感动了,他们决定为自己的父母拍一部属于自己家庭的纪录片。
申氏三兄弟都是摄影爱好者,三人在新乡市区合伙开了一家影像工作室,平时主要承接婚庆等视频拍摄业务,拍纪录片这种“高大上”的东西,还是头一回。为此,他们特地找来拍纪录片的专业人士帮忙。
“听他们仨一说,我觉得挺感动的。在新乡甚至整个河南,还没听说有人用纪录片的形式来纪念父母的,他们拍的可以说是一部家族影像史,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新乡部分历史的一个缩影。”帮申氏三兄弟拍片的“纪录片达人”刘思伟告诉郑州晚报记者。
“第一次拍纪录片很辛苦,这么辛苦,就是为了把父母留住。”申长明说。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