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兄弟耗时8年为去世父母拍纪录片(图)【2】

2015年04月16日13:11  来源:郑州晚报
 
原标题:河南三兄弟耗时8年为去世父母拍纪录片(图)

  拍摄 耗时8年,行程数千里,拍摄1000多小时

  “八千里路云和月。”提起纪录片拍摄的漫漫8年,申长久这么形容。

  虽然家里的摄像机里之前有不少父母亲欢庆过节的视频素材,但对一部纪录片来说,还远远不够。

  8年里,他们跋涉了数千里路,花费了数万元,拍下了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

  “要拍母亲,肯定要去山西那边找我姨他们。”申长明说,1942年闹饥荒的时候,姥姥箩筐里挑着舅舅和小姨逃荒到山西,母亲李文英则因为脚伤而留在河南。母亲与兄妹虽然相隔两地,但依然亲如一家。

  小姨家在山西山区,山路崎岖路难行,经常走错路。有回他们的车坏在半路,三兄弟推着车在山里走了半天才找着修车的地方。“还有一次山西大雪,我们的车钻进雪堆里门都打不开了,我们仨只好从天窗里爬出来。”回忆起拍片子的艰难,三人如今当成笑话来讲。

  “每次费尽艰辛来到姨家,吃着姨给下的饺子,就想起了我们的母亲。这8年来,我们去山西就跑了五六趟,行程有几千公里。”申长云说。

  2011年,是父亲工作过的砖瓦厂倒闭前的最后一年。为了更好地拍摄父亲在砖瓦厂的素材,大哥申长云特意申请调回砖瓦厂,亲自到厂里干了一年劳力,拉父亲拉过的大车,泡父亲泡过的澡堂,体验父亲当年的工作。 “十几趟砖瓦厂跑下来,父亲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更清晰也更高大了。”

  在拍摄过程中,有太多令三兄弟难忘的时刻。“与小姨以及当年的老邻居张婶、黄婶聊起父母生前事迹的时候,说到动情处,大家抱头哭作一团。”

  放映 和老邻居一起再看父母音容笑貌

  2015年3月24日,对申氏三兄弟来说,是个大日子。这天既是他们母亲的十周年祭日,也是他们的纪录片第一次“公映”。

  那一天,申家三兄弟没有请戏班子,也没有放鞭炮,而是来到父母生活过的厂家属院与父母当年的老同事、老邻居一起观看了这部纪录片。

  “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我们剪出来26分钟,主要围绕着我们母亲的一生来剪的。别看只有26分钟,光是剪辑,我们花了260个小时都不止。”

  申长明说,毕竟是门外汉,第一次拍纪录片缺乏经验,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没有做相应的检索记录。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