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满目青山绿——山东泰安徂徕山林场改革发展纪实【2】

2015年03月22日11:22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只为满目青山绿——山东泰安徂徕山林场改革发展纪实

  用关爱守住绿色

  目前,林场提高了现代化防护水平,电子监控范围达到80%,但在环境复杂多变的林区,监控系统只能作为辅助,关键还得靠护林员们。

  在护林员眼里,每一株树木都像自己的家人。在非防火期和巡护之余,护林员还承担着绿化补植、病虫害防治、森林抚育、林道维修和防火线清理等工作。由于林区面积大、人员少,每一项生产任务都非常繁重,而且往往是一项接着一项。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护林员每个月至少有27天吃住在山上,他们很少休假,在林场防火的关键时期,甚至1个多月都不能回家。而所谓的休假,无非就是回家带饭,跟家里人见个面说几句话,就又得往回赶。在林场腹地瞭望台工作的护林员光上山下山就得半天多,两天的休假有一天是在路上。

  50多岁的邵明哲和陈国梅是夫妻护林员,目前在海拔600多米的庙子林区张庄工队工作,从33年前来到这片大山里,夫妻俩就再也没有离开。张庄工队由于地处偏远,几乎与世隔绝,护林点的手机信号很差,经常接不到电话,打电话要跑到对面山坡上。有段时间因为林区工作任务重,夫妻俩半个月没有给母亲通电话,80多岁的老人因为担心便一个人赶到工队看他们。看着蹒跚而来的母亲,已到中年的夫妻俩眼里噙着泪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护林员张吉范负责的是4458亩山林的瞭望,并协助瞭望山林8600亩。在树绿草盛的时节,这1万多亩绿色确实让人心旷神怡,但如果每年看上300多天,连续看上10多年,满眼的绿色总会变得单调而乏味。“孤独、寂寞是瞭望员最大的敌人,山上没电,也没有电视,打电话找人聊天,不但影响工作,手机充电也不方便。闷得实在难受时,我就跟小狗说话。”张吉范说,艰苦的工作你不干我不干,谁来保护这片森林资源。10多年与青山相伴的日子让他把一切都奉献给了这里。

  正是因为徂徕山林场这些人这些年的坚守和付出,才换来了青山绿水。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4年,林场森林覆盖率由80.2%提高至87.8%,林木蓄积量从36万立方米扩展到60.05万立方米。

  日前国家出台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将会为徂徕山林场的发展带来更多活力。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光明日报特约记者 李志臣)

  

上一页12 上一页12

(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