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哪些名流草根成了总理座上宾?【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

独家:哪些名流草根成了总理座上宾?【2】

2015年01月29日10:20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国家再困难,教育投入也不会减少”

许宁生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首先发言。这位教育界代表用两个期待来表达自己的建议。他甚至半开玩笑地说:“总理你不要有压力。”

    李克强插话说:“有压力不一定做不到!”

    许宁生的期待之一是政府在优先发展教育方面应加大投入。他解释说,教育界有些担忧在经济新常态下,教育投入占GDP4%的比例还能不能保住?李克强马上回应:“我可以承诺,这个比例不会变。尽管目前财政增幅下降不小,但国家再困难,教育投入也不会减少。”

    在座谈会即将结束前,李克强又再次重申这一承诺。他用“一年树谷、十年树木和百年树人”来形容教育这一百年大计,并用肯定的语气说:“我们会想法设法、千方百计保证对教育的投入。”

    “大学要有一批坐得住冷板凳的人”

    “创新”是此次座谈会的高频词。许宁生的另一个期待就是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紧接着他发言的张尧学呼吁建议政府工作报告应加入“创新生态”4字。

张尧学

    这位刚刚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工程院院士指出,现在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不在研究本身,更重要表现在创新文化和创新生态上。

    当许宁生建议政府要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时,李克强突然问:“复旦大学这几年报考纯数学的人数是多了还是少了?”

    对于这一提问,李克强在座谈会最后解释说:“刚才为什么我要问纯数学?我们要搞原始创新,就必须更加重视基础研究,没有扎实的基础研究,就不可能有原始创新。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菲尔兹奖,中国至今没有一人获得。现在IT业发展迅猛,源代码靠什么?靠数学!我们造大飞机,但发动机还要买国外的,为什么?数学基础不行。材料我们都过关了。所以,大学要从百年大计着眼,确实要有一批人坐得住冷板凳的人。”

    对此,竹立家指出,创新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我们提出实现全面小康,在未来保持稳定发展,创新将是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他认为,这也是李克强在座谈会上对创新尤其关注的原因之一。

    竹立家尤其赞同“创新文化”的说法,指出无论是社会管理体制,还是政治经济体制,构建适应人民需求的创新文化将是一个关键环节。

(责编:杨芳、盛卉)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