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李振生的双联经:先富头脑再鼓腰包

2014年12月30日16:48    来源:甘肃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李振生的双联经:先富头脑再鼓腰包

图为李振生为村民送去分红。

  在近日召开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武山现场会上,有一个人非常特殊。他讲着一口地道的福建普通话,说起甘肃的双联来却头头是道。这个人就是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

  这已经是李振生第11次来武山县。自从双联行动开展后,蓉中村和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缔结为友好共建村,李振生的事业就和这块贫瘠的土地连在了一起。

  福建省蓉中村是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蓉中村党委是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村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0亩,人口2700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万元,村财政收入360万元。蓉中村在新农村建设中闯出一条“经济先行、文化引领、科学发展、 强村富民”的发展路子。

  李振生本人也有很多头衔: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梅山实验学院董事长,福建莱克石化公司董事长,蓉中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等。

  怀着一腔热血,李振生带着东部支援西部、先富带动后富的感情而来,为改变西部地区贫困面貌而来。但是,来了之后,李振生发现扶贫并没有那么容易。贫困村最缺的是致富理念,要扶贫,最难的是怎么为老百姓们换脑筋。

  想都不敢想,怎么能富?李振生自己掏腰包,把北顺村和另一个共建村会宁县钟家岔村的52位打工青年请回来,送到蓉中村参加培训,每人发给1000元的务工补贴和一台手提电脑,引导他们创业。

  李振生说,我们不是来送钱送物的,而是来送东部发展的思想理念,送敢拼会赢的创业精神,送创先争优的先进经验,送蓉中村借力发展的领导艺术和思维方式的。

  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出去,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回来。他们带回了过去村子里从来没有过的想法。

  北顺村的包争荣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他参加蓉中村培训回村后,打算筹建鸳鸯玉加工厂。包争荣说:“原来想考公务员,培训后感到村里很需要一批创业带头人,我有决心带头闯一闯。”

  洪莉英也是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她说:“参加蓉中村培训,让我懂得想赚钱、敢赚钱、会赚钱三部曲,我准备创办传媒广告公司,当北顺村的创业领头雁。”

  不仅如此,农村姑娘洪兰兰培训回来后,也第一次有了“闯一闯”的想法。

  李振生又动员村民入股,在北顺村、钟家岔村各成立一个商贸公司,各引进一个工业项目(塑料制品厂和化肥厂),项目在县工业园区落地,好处留给两个村作集体收入。

  为了让公司活起来,李振生把蓉中村的企业家李坤峰、李建良请来担任两家公司的总经理。蓉顺公司总经理李坤峰亲自带领学员开展市场调查,手把手地指导他们创办小微企业。蓉家公司总经理李建良指导学员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一个个梦想萌生,汇聚。现在,52位学员中已注册小微企业8个,正在筹备中的还有12个。

  李振生一直讲,要甩掉贫困村和“空壳村”的帽子,光靠“输血”是不行的,只会助长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必须从根本上提高贫困村发展经济的能力,走农、工、商并举的路子,建立“造血”的长效机制,使联村真正连到根上。第一步,就是要让他们思想先“活”起来,富了头脑,才能富口袋。(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吴梦寒)

(来源:甘肃日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