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21日电 政府各职能部门到底该管啥,不该管啥?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仅老百姓办事时“摸不着门”,就连部分职能部门也理不清楚。随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广东、广西、黑龙江等地政府纷纷着手设立权力清单,解决行政权力过多、过乱,法外涉权,权力行使不透明的问题。
日前,《广东省行政审批事项通用目录》印发,成为涵盖省、市、县三级全部行政审批事项一单式“纵向权力清单”。在这份清单中,每个通用行政审批事项所对应的项目名称、事项编码、层级权限、审批部门、审批类别、审批依据、审批对象等都一一列明。广东省编办将各市县公布的审批事项目录进行汇总,在横向上,将各地共有、部分地区特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编制范围;纵向上,尽可能明确各级事项之间对应关系,清晰划分各级的权力边界。
今年2月以来,广西围绕清权、减权、优权、制权4个关键环节,建立权力清单制度。目前,广西国税局已经取消税务行政审批项目106项,目前保留的税务行政审批项目为78项。审批权限下放至县(区)国税局58项,占全部78项审批事项的74%。
黑龙江佳木斯市把权力清单视为促进权力“瘦身”的“金钥匙”,在对全市的行政职权进行界定和清理中,坚持“三个一律”: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职权一律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前置件一律取消;不是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由市级行使,由县(市)区办理效果更佳、更方便百姓的行政职权一律下放。目前已完成179家单位的行政职权项目审核工作。通过梳理全市(含中省直单位)行政职权共计1463项,保留788项,减少675项,精简率为46.1%。“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建立责任清单、开展清理规范中介组织等工作。”佳木斯市有关负责人说。
(综合李刚、庞革平、白皓元、覃尚福、屈敏报道)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22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