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韩同志工作照
吴正韩,男,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下称上海分公司)勘探部地质总监。自1984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吴正韩在东海海域从事地质研究至今已有30多年了。
30年间,他先后参与110多口探井的录井及地质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工作经验和技巧,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印记。
早在1989年,青年时代的吴正韩就被评为原地矿部海洋地质综合研究大队的“八十年代优秀青年工作者”,后又连续多年被评为地矿部海洋地质调查局新长征突击手和局先进生产工作者。在地质理论研究工作中,其参与编写的10余份完井地质报告荣获原地矿部优秀报告一等奖和二等奖。自2009年至今,吴正韩所参与的研究项目多次荣获上海分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优秀报告奖,并在地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初蹈大海,缘结一生
我国有47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疆土”,其中东海海域面积超过70万平方公里。蔚蓝色的大洋上,有着丰厚的油气资源深埋海底。1984年,东海迎来了首批大学生,吴正韩正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令周围人感到惊讶的是,来公司报到的第一天他就主动要求去往海上一线工作。
大海给吴正韩上了第一课。涌浪、晕船、呕吐,当拖轮历经十几个小时的颠簸达到钻井平台时,他早已没了当初的那种喜悦和兴奋。在那个国门初开,百废待兴的年代里,海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当恶劣。局促的甲板上,放眼望去,除了蓝色还是蓝色。每天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唯有工作才能打发时间。好多新来的大学生受不了这份单调和枯燥,都想尽办法回到陆地,而吴正韩却坚持留下来。“搞地质工作,不到现场,怎么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压紧牙关,跟着身边的老师傅从一点一滴学起。从一名普通的地质技术员做起,再干到地质监督、地质组长,直至资深总监,吴正韩在这片蓝色的疆域上一干就是30年。曾经青葱的一个毛头小伙儿变成了双鬓染霜的长者,他把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大海。
敢吃螃蟹,创造奇迹
多年的现场磨练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造就了吴正韩过硬的地质本领。在他工作刚起步时,正值东海开发建设第一个油气田。从这个项目的启动一直到导管架钻井,吴正韩经历了平台建造、安装及开发井钻探等整个过程,这让他收获了海洋石油知识的“第一桶金”。
“南海六号”钻井船来到东海对预开发油气田实施钻井作业,吴正韩同志凭借扎实的工作功底和良好的地质能力,在第一期获批的15口开发井的钻探作业过程中,被聘请到SPC勘探部工作,并作为SPC委派地质总监亲临现场把握每一口井的钻井地质工作。SPC对现场地质总监的业务水平要求非常高,勘探部里云集了像原海洋局研究院生产科长郑于辰、老高级工程师孙国强等一批元老级人物,吴正韩成为他们聘请的唯一的年轻人。
为了落实开发油气田的地质储量,要在作业区钻井过程中进行钻进取心作业。根据作业区的地质条件推测,该井取心层位具有储层发育薄、岩性变化大的不利条件,准确卡层面临很大挑战。公司领导几经思虑,最终把这个重担交给了吴正韩,由他全面负责本次取心作业的各项作业安排。
面对困难,吴正韩表现得格外沉着与冷静,他仔细对照井区的物探剖面和邻井的岩性变化,钻进警示层时,他更是时时刻刻坚守在钻井显示器前,看曲线、查砂样,不放过丝毫的可疑迹象。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吴正韩同志以“穿鞋戴帽”取心效果一次性把盖层、油气层及下部泥岩全部捕获,为后续油气田的储量计算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材料。这样完美的作业对许多熟知东海地质的人都是很难做到的,而吴正韩一役功成,这一纪录时至今日都难被打破。
吴正韩见证了东海的每一步的成长,同时也经历了东海多个“第一次”的挑战。东海开发的第一个油气田的第一口水平井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按照常规,钻水平井首先要钻领眼,待钻进至水平段层位深度后,再进行开窗定向,进而钻进水平段。但东海的第一口水平井却不是这样设计的,要求在未打领眼的情况下直接钻进水平段,非常规的要求让吴正韩采取了非常规的操作手段。借助于自己对地质资料的熟悉和过硬的技术,他科学准确地调整井身轨迹,一个从未遇到的难题就在他的指导下迎刃而解了,再次出色完成了公司交给的“特殊任务”。
服从工作,统领大局
吴正韩同志工作上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克难关,除了工作战斗在海上平台第一线,他还是科技带头人,担任重大科研项目,平时无论是午休时间,还是节假日,他总是争分夺秒、埋头苦干,下班后,还将手提电脑背回家继续工作。1997年,经过吴正韩及同事的不懈努力,开拓创新,其研究成果“东海某构造高产油气发现井”荣获地矿部找矿一等奖。
随着东海工作量的增大,吴正韩同志根据公司需要转到现场地质管理工作岗位上来。无论节假日,还是深夜凌晨,他都与钻井平台上的地质监督保持电话沟通,及时提醒工作中重点注意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确保每口井都能保质保量的圆满完成地质任务。他的办公室最不缺少的就是方便面,每当周末公司食堂不营业时,泡面就成了他最美味的加班快餐。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油找气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深深扎根在吴正韩同志的心中,无怨无悔。
甘为人梯,桃李芬芳
吴正韩是个热心肠的人,他诲人不倦、甘为人梯,尽心尽力做好传、帮、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年轻技术骨干。“吴正韩带徒弟是很有一套的,他培养的徒弟不仅基本功扎实,而且善于思考,思路清晰。”上海分公司勘探部作业经理王建平评价说。确实,不仅仅在中海油,就连中石化上海分公司的许多中青年技术骨干都是吴正韩带出来,这些人有的奋战在生产一线,有些已经走上了机关的管理岗位,可谓是桃李芬芳满天下。
文质彬彬的吴正韩在回答徒弟的问题总是那么清晰、深刻,而又给人留有面子,但是他对徒弟的严格也是出了名的。有一次,徒弟胡耀德描完砂样拿给师傅吴正韩看。“你拿去再重新描吧。“吴正韩看过后,对他说道。接着,又跟他讲解描砂样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听完后,胡耀德又羞悔又佩服,按照师傅的指点
又重新去描述砂岩。
老同事谢李石评价他说:“老吴这个人,不但重情谊、没架子,而且还怀揣着梦想,有着地质人的胸怀。”
“丹心怀责任,铁肩担使命。”30年耕耘,奉献青春、燃烧生命,能源报国,吴正韩不悔初心,继续迈着踏实的脚步,想着万亿方大气区的梦想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