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中央管理地勘单位>>中国核工业地质局

欧阳平宁同志介绍

2014年12月12日13:59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欧阳平宁同志工作照

    欧阳平宁,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地质工程师,项目负责,1981年10 月生,湖南宁远人,中共党员,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同事们亲切地叫他欧阳。

    欧阳2004年进入我所从事铀矿地质技术工作,参加工作11年时间,主持和参与的项目获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铀矿找矿三等奖1个,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优秀项目奖1个、找矿发现奖4个、铀矿找矿三等奖1个。作为技术负责参与的向阳坪普查项目,通过5年的努力由一个矿点发展为大型矿产地;作为项目负责带领一群年轻技术队伍,在鹿井矿田外围秀才洞地区实现了铀矿找矿较大突破,仅两年时间就已落实为中型矿产地;2006—2014年连续多年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2012年集团公司授予先锋旗帜。现担任单位副总工程师、科技办主任。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单位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他自己立足岗位、脚踏实地、艰苦奋斗、锐意创新、敢于担当的结果。

    坚守核地质阵地,奉献核地质事业

    作为中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毕业时选择了核地质,就爱上了核地质。记得在他的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愿为核地质事业献出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全部智慧。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中南大学学生近些年来核地质工作的不多,他有许多同学在别的系统、部门工作,几年下来,有不少升职发财的,比较起来他在二三〇所相对要清苦一些。他有那么多老师、同学等社会资源,他有许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但他多次婉谢老师、同学们的好意,一心一意坚守核地质阵地,他的决意也得到了作为同学妻子的理解与支持,坚守参加工作时对单位、入党时对组织的承诺,他要在核地质事业中有所作为。为此,他孜孜不倦、不断进取,2007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普查项目组技术负责,2008年单位鉴于他的表现和成绩欲破格他为工程师,2009年正式晋升为地质工程师,年年为所先进。2011年后陆续提任为普查项目负责、地矿中心副主任、单位副总、科技办主任等,为其献身核地质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学习是成功的基础,虚心是进步的阶梯

    欧阳始终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实践学,抓紧一切时间进行学习提高。作为中南大学毕业生,核地质基础知识相对要弱一些,为了工作需要,他购买、借阅,阅读了大量铀矿地质方面的专业书籍、地质报告、专业期刊;他经常就一些地质现象和问题虚心请教老同志和专家;他在野外认真研习地质剖面、典型地质现象和各种地质信息,积极参与成矿环境、成矿条件、找矿信息、找矿部署等研讨,这极大地丰富了他铀矿地质基础知识和工作经验。由于他好学、认真的态度,项目负责把每天地质工作情况记录交给他做,他把这作为学习的好机会,认真记录每天工作情况、进展、分析解决问题情况等,他因此学习领会项目管理、工作安排部署、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问题和推进工作进程。2007年年底,所内项目总结汇报时,项目负责要他来承担,从资料素材准备到多媒体制作到大会汇报,应该说其条理性、突出重点、表达能力等方面都不够理想。但到2008年底,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他的汇报多媒体美观、重点突出、条理完善、思路清楚、表达到位。不仅仅对工作过程、成果了如指掌,而且梳理很顺畅,语言表达也进步很快,说明平时下了不少功夫。尽管平时工作紧张,家事繁忙,但其求知欲依然高昂。为了提升层次,更好地承担和完成地质项目,2010年,他顺利地考取了中南大学在职研究生,带着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2012年顺利获得硕士学位。

    项目工作就是自己的事情,加班只是更好地履行职责

    各个岗位都有各自的岗位职责,履职好坏除了必然的客观条件外,关键在于自己尽心尽力的程度。这些年,欧阳同时承担2—3个项目工作,普查项目叠加基金项目和生产中科研项目,他非常繁忙,几乎没有节假日,没有白天黑夜、甚至春节。好几次,看到他在加班,看着他那清瘦的身躯,我们都劝他注意休息,有些工作安排项目组年轻同志去做。他总是谦虚地笑着说:我太笨,做事效率太低了。或者说:既然进入这个岗位,承担这项工作,这就是自己的事情,平时没做好就加班做,尽量地把事情做好。我们年轻人,累了,回去睡一觉就好了。2011年,单位安排他做新开普查项目负责,他深知领导的重视和责任的重大,丝毫不敢怠慢,大年29日才放自己的假,陪父母、妻儿小聚了3—4天,初三就到办公室忙项目规划设计了。由于前期工作到位、实施过程扎实,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找矿成果良好,当年圈定铀资源量就达到中型规模,其中一个孔见矿厚度达到18m多,实现了较大的找矿突破,显示了该地区良好的找矿前景。

    大爱无疆,事业为先

    欧阳老家宁远也是我所铀矿找矿重要工作区,欧阳因工作原因曾多次驱车路过家门——一个偏远的山村,同事们都劝他下车逗留,但他公私分得很清,又怕耽误大家的时间和项目的进展,毅然决然赶路奔赴目的地,他只是眼眶湿润地默默地望着车窗外,让熟悉的家乡那一排排房屋、屋后的山丘、房前的池塘以及亲友的背影在自己的视线中走近又慢慢远去。车外的亲友恐怕永远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车内的欧阳眼望家乡的神情和接下来闭目养神的沉寂,我们能读出欧阳对于家乡、父老乡亲的深深思念。2010年5月,广西向阳坪地区普查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因开工不久,事情很多,作为技术负责的他带领项目组成员跑路线、定孔位、协调各方面关系等等,忙得不可开交,他几乎忘记怀有双胞胎的妻子即将分娩。同事们劝他早点回去,他说:还早呢,比预产期早1—2天回去就可以了。将心比心,有谁不想早点回去陪在娇妻身旁,妻子又是多么希望丈夫常伴身边呢!后来在单位总工、项目负责及同事们的一再催促下,他比妻子预产期提前一个多星期回去了。可欧阳回到长沙第二天,妻子居然提前生产,两个儿子似乎也懂得父亲工作繁忙而提前出来亲见父母了。此时的欧阳内心感慨万千,望着两个儿子内心欢喜,望着妻子满心愧疚,望着前来照顾妻儿的父母揪心酸楚,想起同事们的关怀无比感激。几天后,欧阳便离别父母妻儿又奔赴工作现场了,尽管依依不舍,但同事们的关心关怀、父母妻儿的理解支持给了他极大的安慰。3个多月后,当儿子100天的时候,欧阳回到长沙利用一个周六,请一些同事朋友喝酒庆贺,欧阳深情地向父母妻子敬酒,抱着儿子喜玩,笑颜下蒙胧的泪眼让我们感动,同事们也纷纷向他们夫妻表示祝贺,同时向其父母妻儿表示深深的感谢。我们通过交谈了解到,欧阳父母妻子对欧阳的工作及为人处事是满意的、对单位是满意的,他们为他而骄傲。欧阳用自己对单位、对事业的忠代替了对父母的孝以及对妻儿的爱,那当是大忠、大孝与大爱了!

    困难是锻炼与磨砺,担子是信任和关爱

    欧阳出生在农村,家境较差,营养不良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体格,但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智力,单瘦的身躯干起工作却显得干练。2010年他同时担任3个项目的技术负责或项目负责,他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广西资源向阳平地区属于大山区,植被发育,交通条件差,海拔高,雨水多,地形复杂。一天路线地质调查一般要独步7—8小时,甚或更久。衣着鞋袜常常是湿了干,干了湿,雨水露水夹着汗水,欧阳他们每年要在这山上工作8—9个月,他们已经连续干了5年了,5年时间他们在这里控制铀矿资源量达到了大型规模,良好的找矿成果让他们忘却了辛劳、忘却了伤痛。他们仍然在持续坚守,高歌前行。记得有一次,夜幕降临的时候,欧阳回驻地了,他全身湿润,腿部受伤。听同行的同事说,原来他为了看清楚地质现象,爬陡坎时因湿滑而碰伤,简单处理后,还是坚持把当天的路线跑完。洗毕后,同事们为他处理伤口,端来了饭菜,劝他吃完饭去休息。他勉强吃了几口,便吃不下了,他太累了!吃完饭,他并没有去休息,而是到办公室把当天的工作整理好,并把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妥当,然后才安心回房休息。记得有一天,山上狂风暴雨,钻机上打来电话说发现岩芯异常,可能见矿了,他拿出设计图,对照钻工电话反映的情况研究后,决定上机台看个究竟。他换上雨衣雨鞋,自个儿便前往了,平日里来回近3个小时的山路,不知道他是怎么走过来的?这样的事例许多许多,每次机台遇到急难险重情况和任务时,欧阳都能勇挑重担,坚强地克服所有的困难,带头前往解决,最终把所有工作完成好,并取得良好的成果。他始终记着刚参加工作时项目负责对他说的一句话“一个优秀的地质工作者必须忍得住艰辛,耐得住寂寞”。当前去调研慰问的领导问及他时,他平淡地说:任何工作都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碰到的那些算不了什么。单位领导及同事们对我如此信任,把这份职责交给我,同时也给了我许多关爱。我接受了任务,我就要努力完成好,那些困难更能磨砺我的意志,坚定我的信心。

    优秀是一种习惯,成绩来源于积累

    欧阳是一位其貌不扬的80后,他喜欢笑,笑容是无声的激励,让自己和同事们感到工作生活的轻松愉悦、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和信心。他常常怀着感激、感恩的心情面对生活与工作,他说:我能从山村进入大学,要感激父母乡亲,感激党的政策和国家的不断发展;在大学能学到许多知识、道理,要感激学校和老师;大学毕业能留在长沙,进入科研单位,要感激学校和单位的看重;在单位一直被重用,要感激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关爱。正是有这么一份感恩之心,造就了他对事业的执着、勇挑重担的勇气、克服困难的意志、争取成绩的决心和信心。这是他血液里面流淌的品质和习惯,任何时候、任何状况,他的一举一动都能显现他高尚的精神。汶川地震时他毫不犹豫捐款、单位组织献血活动时他勇敢参与、野外有钻工受伤时他亲自送去医院并垫付诊费、他对所有同事都是那么关心爱护、困难面前他带头上、吃苦吃亏他带头尝。感恩是获得进取的动力,感恩是走向优秀的源泉。在他的带领下,一批批年轻同志成长起来,他离开原来的项目组,年轻同志接上来。现在他作为项目负责奔赴另外一个地区开展普查工作,还经常打电话请教原来的项目组负责和问候其他同事们。在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工作地区,他自加压力、认真规划、刻苦工作,他要做出成绩已报答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关爱之情。他带领项目组成员在充分吸取前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成矿背景,运用新理论,大胆提出和实施新的找矿思路和理念,把工作重点从岩体外转移到岩体内;加强基础地质调查、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了大量找矿新线索;通过地质详查配合物探测量,精心布置钻探孔位,皇天不负有心人,项目实施的第一个钻孔就见到了良好的工业铀矿化,这为钻探找矿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最终取得良好的找矿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要用执着和勇气,用他纯良的感恩之心开启新的更大的征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并衷心祝愿他在今后的日子里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核地质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
(责编:徐娅文(实习)、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