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点
挂职副局级领导具体做什么?
首批高层次党外人士挂职北京时,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按照北京市的要求,是挂“实职”,即到重要单位重要部门的核心岗位挂职。
而且,这些人士要参加局长办公会等同级行政和领导班子会议,参与重大事项、重要工作的讨论和决策,并列席党委(党组)的有关会议,参加重要的会议、调研等活动。
昨晚,新京报记者联系上其中两位挂职专家,均表示尚未正式到岗履职,具体分管的工作也还未予安排。不过,面对即将担任的新角色,专家们表示会努力适应、认真学习,并已经作了必要的履职准备规划。
其中一专家表示,月底将正式“上任”,首当其冲的是需要尽快进入状态、熟悉情况,然后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新京报记者从一些政府部门了解到,对于较高层次的专家学者挂职,政府部门对他们工作的安排,一方面会集中在他们原先的“特长”领域。由于挂职的时间有限,一般只有一年,这样能最大程度令专家学者们缩短“适应期”,投入工作。
另外,挂职学者普遍特点是对于专业领域非常熟悉,但对行政业务不够得心应手。所以,他们一般在政府部门不会主管太“紧急”、具体的业务,而更多是发挥“智囊”的作用,比如对于体制机制的改革、宏观领域、科研、对外交流等方面。
高层次党外人士挂职价值何在?
一名组织部门官员表示,高层次党外人士挂职,和一些“熟悉情况”为主的干部挂职不同。这些专家、学者都是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能够带给政府部门更好的理念、更宽广的视野以及人脉资源。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北京首批高层次党外人士结束一年挂职期时,“成绩单”都相当亮眼。如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曾调研了原市卫生局“三定”方案并协助推动其顺利实施等。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挂职中关村管委会时,就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中关村金融改革突破等问题提出诸多建议。
清华大学教授王光谦曾在市水务局挂职。“7·21”特大暴雨后,他利用在清华大学的科研成果,推动在城区内试点建设了6处立交桥积水监测显示预警系统,实时向市民提示道路积水情况,提高了防汛预警水平。
挂职期内是否需要兼顾本职?
在清华大学新闻网12月9日发布的一则报道中,施一公以校长助理身份会见匈牙利罗兰大学校长巴纳·德布勒森一行。据新京报记者了解,目前,施一公仍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并非所谓“校级领导”。
他挂职出任市卫计委副主任后是否还要兼顾本职?新京报记者昨日从一名挂职专家处获悉,此次挂职并非脱产挂职,专家们一方面需要尽快适应挂职的新身份,熟悉政府部门的运作、公共政策的制定等,另一方面还需要兼顾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够完全脱离岗位。
经济学家李稻葵也曾证实,北京在高层次党外人士挂职中,采用了一种“学研挂职”的创新形式,“学校工作不丢。”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