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铁路总公司将车票预售期调整为提前60天,本意是为了留出车票提前量,减少大家购票时的焦虑,但效果却恰恰相反,由于提前60天多数人确定不了行程,春运“抢票大战”变成了“囤票大战”。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报道,市民韩先生这两天格外关注春运车票信息,由于不能确定自己行程,他决定接下来陆续购买三张车票。韩先生称,“什么时候放假都不知道,可能是腊月29,或者说腊月26,或者说21,然后我就21订一张票,26订一张、29再订一张,什么时候放假我就挑个近一点的,然后把另外两张退了,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我跟我的同事都是这样订票。”
由此,买票变成了“囤票”,韩先生表示,这便是提前60天售票的弊端,相反更不利于缓解购票难的问题。“我买三张票,那其他人就买不到了,提前这么长时间的话肯定导致后期压力会更大。”
记者8号下午3点查询获悉,青岛站开售春运首日车票2天后,多数线路车票充足,但热门线路如沈阳方向的两趟普通列车车票已售罄,仅有少量站票,同时全国多地也曝出热门线路车票开售后瞬间卖完。
由此看来,车票预售期长短与大家能否买上票并无直接关系,一些市民表示,铁路总公司出台的新规,似乎有些矫枉过正。接受采访的市民表示,“不是提前多少天的问题,而是人多车少的问题,与其在调整车票预售期时间上做文章,倒不如好好研究一下怎么样来提高春运的运输能力。”
(来源:齐鲁网)